家族企业|曾氏铝业集团发展历程中的家风传承

曾氏

  

    曾小山,1945年生于湖南邵东。湖南曾氏铝业集团的董事长,湖南民企先行者,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在2005胡润中国百富榜中,以10亿财富居第168位。

    提到邵阳商人,就不能不提曾小山。曾小山的创富历程,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的缩影。相对于同时代同地域的人,曾小山的高中学历无疑让他对财富更为机敏。即使是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曾小山依然坚持着“投机倒把”。“那时候,我是派出所重点监控对象”曾小山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1980年,改革开放伊始,曾小山就以仅有的2000元钱,在家乡邵东流泽镇创办了湖南省第一家民营企业——邵东流泽铝制品厂。一个只有一条原始简陋的铸造生产线的企业,一个最典型的家庭手工作坊。直到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不是亿万富豪的身价,而是当年“第一”的勇气和胆识。

    1997年, 国家宏观政策趋向市场化, 曾小山意识到, 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基础建设需要大量铝材。他前瞻性地规划:扩大规模,抢占市场。通过向专家请教、翔实论证,曾小山果断决定在双牌电站附近建设铝材工厂。当时只有500万资金,但建设工厂需要1500万资金,他只好依靠老家1/3的亲朋好友和邵东银行的支持到永州投资。为节省开支, 更为工程的质量, 他把儿子和妻子当作监工用。苦心人,天不负。工厂在建成当年就产生巨大效益。

    尝到规模效益的甜头后,曾小山再次在三峡大坝附近建设更大的铝材厂。因为铝材建设,电力成本几乎决定了利润的相当一部分。又逢全国性房地产黄金十年,再加上曾氏铝业品牌的质量,铝材相当畅销,而曾氏集团是集采矿、冶炼、深加工为一体的全程性综合企业,利润更加丰厚。曾氏集团不知不觉就成了中国铝材行业的龙头老大。2010年,曾小山在新疆投资全国最大的铝材生产基地,曾氏铝业集团的天山铝业占地一万亩,总投资350亿元,招工15000人,成为亚洲最大、世界前列的煤电铝一体化企业。

    现在的曾氏集团下辖湖南双牌铝厂、湖北宜昌长江铝业有限公司、上海双牌铝业有限公司、湖南皇宫昊天大酒店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全资子公司。在贵州六盘水、安顺,湖南双牌、邵东等地拥有多个铝业公司,年产电解铝近30万吨,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电解铝王国。

    曾小山因为姓曾,他特别强调曾氏家风的传承。从春秋时的曾参杀猪教子到近代的曾国藩家书,都是他教育后辈的生动教材。他常年强调,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然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家长必须言传身教。曾氏集团成功的秘诀其实就是诚信和坚持。对妻子,他尊重如宾。对儿女,他在业务上帮助、教育他们,在家庭问题上则非常严肃。

    正因为这样的家风家训严格要求,曾小山的五个子女现在个个都奋战在工厂的第一线,没有一个坐享其成。曾氏兄弟第二代十多人已经陆续走上企业重要岗位。同时,曾小山投入一千万元,在家乡流泽镇设立“小山慈善基金”,反哺社会。成立中华邵商联合会。捐资千万,将曾经散兵游勇、单打独斗、争强好胜的邵阳人聚合起来,回归理性,抱团发展。

 

声明:来源于网络 家谱国际整理编辑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47883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