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乡愁——余光中先生去世

余光中

    据台媒东森新闻报道,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享年90岁。高医中午表示,病人家属要求保密,不公开病情,但消息为真;而中山大学表示,今天(14日)早上10点04分过世,家属不愿被打扰。原先只以为是天气多变、气温偏低,到医院检查後决定住院静养,没想到疑似有些小中风,肺部感染、转进加护病房;旅居在外的女儿们也从国外赶回,谢绝采访,结果1天之隔,这位作品多选入课本、文坛的“璀璨五彩笔”就过世,亲人与文坛好友都十分伤痛。

    受到文坛大师梁实秋称赞“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的余光中,在现代诗、现代散文、翻译、评论等文学领域都有涉猎,大学时期就读外文系的他,还没毕业就在文学刊物上投稿诗作,受到梁实秋赏识後出版诗集处女作《舟子的悲歌》;毕业後,更与覃子豪、锺鼎文、邓禹平等当时文坛上活跃的青年诗人们,共同创立蓝星诗社,《蓝星》周刊也成为文坛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着作。

    余光中先生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世纪,政大台文所教授陈芳明曾赞誉余光中在的地方就是文学中心,熟知的诗作有选录课本中的《车过枋寮》、《翠玉白菜》、《乡愁》等,还有杨弦、李泰祥等众多音乐家谱成歌曲,成为流行歌的经典;散文作品则有《我的四个假想敌》、《听听那冷雨》,翻译则以《梵谷传》最经典、最为人所知。

 

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1928—2017),男,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

    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

    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开始,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终年90岁。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声明:来源于凤凰网等网络资源  家谱国际整理编辑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47883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