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国际丨家谱数字化是未来谱牒发展的趋势

祝贺厦

 

[摘要]    21世纪的中国,早已进入“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谱牒文化的延承,也如其他很多传统文化一样,必然也会走上大数据存储、大数据应用之路。然而,由纸质化转向数据化过程中,出现了笔者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因此,笔者就此著文,谈谈数据化趋势下的谱牒研究在数据采集和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一、前言

谱牒,作为一个家族的家史,由古而今来看,很多都是在各姓氏嫡宗子弟中保存,秘而不宣的也不鲜见。因王朝更迭、家族迁徙、天灾人祸等,很多姓氏的分支在异地落脚生根之后,往往都会缺失掉一段“难以忘却”的过往。随着当前姓氏宗亲会的建立和兴起,寻根问祖的人物和话题屡见不少。修谱续谱的热潮,也在民间一波又一波的进行着。然而,根据笔者了解的几个修谱续谱的姓氏里,都出现几个共同的特点:第一、谱系乱;第二、衔接难;第三、耗时长。

谱系乱,源于家族迁徙。一个家族在历经几百年甚至与上千年的发展,必然因为广布各地而失联。所以,古人就有“五服内外辨亲疏”的观念,这个往往可应证于各姓氏族谱的序言之中。因为,一地之家族的兴衰,往往导致家族传承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古人受教育程度极度不均、阶级观念森严,导致很多没落甚至于处于底层的人群的家世慢慢湮灭于历史之中。例如读过阿Q正传的家谱研究者,可能对一个细节很深刻,那就是赵太爷的儿子中了秀才,阿Q认为自己也沾了光,他说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排开他还比秀才公长三辈。得到的是赵老太爷的一巴掌。其中赵太爷那句“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可谓是皇权时代典型的家族观的例子了。诚然,我们不知阿Q是否真姓赵,但从侧面来看,没落、失联的家族应该不在少数。由此,于今修谱而言,断掉的记忆很难寻找,各支系因教育文化水平等不同,不可避免的出现乱象。谱系都乱了,更何况修谱续谱去衔接呢?由于衔接上的困难,考证搜寻等工作必不可少,加之修谱续谱地域上的界定大小,耗时长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上这就是当前传统修谱续谱过程中,无法绕开的现实问题。随着旧谱等材料存在物理性的毁损,寻找“大合谱”的可能性也将会变小。

二、互联网修谱续谱的发展前景

据1997年出版的《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一书,对国内截至1949年的各姓氏家谱做的统计来看,建国前国内的家谱材料可达14719种之多[1]。还不包括港澳台、国外各大院校所藏以及后来修续和损毁的数量。从国内建国的数量来看,家谱材料可类于小“四库”了。但无论从地域还是从时间上考虑,这个数量还是小的,加之还得考虑各姓氏修续材料的多寡。由此可见,中国谱牒研究的局限还是存在很大的制约因素。因为谱牒收藏的分散以及开放与否,都导致修谱续谱工作无法真正意义上完成。因此,如何最大可能的续好家谱一直是每个家族修谱续谱的最大心声。

就目前来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数据大容量存储和数据安全存储变得可能。很多阅读产品,由纸质化向电子化、数据化转换,各类电子书籍,尤其诸如四库、方志等大部头丛书的出现,很大程度为为修谱续谱的资料搜集提供了便利。随着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国内大型图书馆以及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谱牒资源数据化的开放,更是带动了民间修谱的热度。

可以说,谱牒数据化让不同地域、不同支系、不同世序的家族延承归于一家总谱变得可能。加上近年如“认亲”APP、“修谱王”修谱工具[2]等修谱产品的开发、出现和使用,更是将谱牒数据化资源的应用性和长效性凸显出来了。在大数据应用的今天来看,如何延续纸质材料的保存有了更优的选项。从目前各类的家谱数据化产品的应用来看,尽管还存在一定的技术上的障碍和不完善之处,但从目前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以及应用成果来看,网络修谱带来的进展是突破性的。例如对一家姓氏各支系家谱进行统一汇编的工作,它不仅能够减少家谱抄录、翻查、收集等家谱修续前期的准备工作,而且可以通过检索功能的设置,减少修续过程中翻查资料进行谱牒考证比对上的繁琐。

就目前家谱修续领域的现状看,谱牒传统的修续方式依然占据主体,而新兴的谱牒数据化模式也逐步从应用中为人所知。无论从谱牒修续的前期准备还是谱牒电子化的多功能应用(既可以大量存储又可以直接生成打印)上来看,谱牒电子化的未来发展必然将出现“井喷”式的发展。笔者以家谱(北京)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目前进行的豫皖沪闵五省市部分区域共九大支派联合续修宗谱为例,程氏这次的大修谱存在“广地域、乱谱系、难修续”等特点,为了保证此次五省市程氏宗谱能够按照程氏修谱负责人“三统一”(世系、字辈、格式等统一)的要求,家谱国际方面不仅需要将各地的程氏谱牒材料进行数据模块的采集和分类,通过统一的格式化生成,按照世系、字辈分类,进而对谱牒分类分析,通过延承的衔接核对以及错误分析排除,对采集数据采取谨慎校对,从而完成前期的谱系格式规范整理,为下一步的谱牒人物的考证等提供数据服务支持。这样与传统修谱有可能六七年都未必能够完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谱牒数据化的制约因素及改进

在前文,笔者讲述了互联网修续谱牒应用性和长效性是传统修谱方式无法比拟的。但它是否存在制约因素?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下面笔者就自身在谱牒数据化研究中的发现的一些问题做个探讨。

无论是现代传统谱牒的修续还是数据化的谱牒生成,最本质的还是在于旧式谱牒的应用。而恰恰就是在旧式谱牒的应用上,容易存在问题,极易造成修续谱牒出现“败笔”。笔者拟列谱牒数据化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第一、旧式谱牒别字、简化、异体字常见。修谱者应知,大多数的谱牒材料除“玉牒”类官方版本外,很多都是民间的家族在流传,只代表的是某姓氏家史的延承。因此在谱牒刊行上,无法如官方刊印似的规范和精致,极易因印刷书行的水平以及刊刻者的习惯,在刊行本中出现大量的异体字乃至别字。这个没有一定的汉字认识以及异体字校对能力基础,要进行旧谱利用是很容易出问题。笔者在查阅一些网络旧谱材料时候,常常发现发布者发布的文字编辑材料与旧谱图片或多或少存在读不通、读不懂的地方,经过一番校对,往往是文字认识的问题,比如将“興”(兴)做了“舆”(与)等,一字之差,文中意思完全不对味。又如下图中的四个字,能够和简体通行的惟有后两字“四至”,首字多见于手写体的古籍中,为“亦”,而第二字则是见于《龙龛手鉴》一书中,为“无”的异体字。如果没有考证,这就很容易出问题的。

图片一

第二、旧式谱牒手写材料颇多,释读比较不易。正如上面所说,很多手写体,尤其行草书之类的序论等材料在旧谱也是很常见,这样的文字录入不仅是需要有一定的书法鉴字基础,而且也还需要考证推敲,多方核实方能确定。这个在修谱中,算是比较艰难的工作了。如下图:

图片二

第三、旧式谱牒印刷缺漏及因年久毁损,补阙问题不小。如一所说,因为印刷地域及书行刊行能力等问题,很多旧谱出版的字迹有可能本身就不明晰,甚至有可能出现残字、墨迹等问题。再加上年久,虫吃鼠咬等情况,可想而知在没有复本比较的情况下,补阙的难度了!

 

图片三

第四、旧式谱内容与史实不符的问题。因为很多谱牒存在对有争议祖宗记载上的避讳甚至于美化的可能,这个很容易导致“家史”和“国史”二者存在迥异不同的认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直接造成的将是对修谱可靠性的质疑,这也是需要修谱过程中,需要极其注意的一个大问题。

上述四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好,也会容易造成谱牒数据应用上大打折扣。针对这四类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改进的方法,以供探讨:

一、谱牒数据化中数据采集,不能仅限于旧谱本身,谱牒研究应该也要有自己的“二重证据法”体系。1925年,王国维先生提出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的“二重证据法”。这个科学的学术研究方法,完全可以应用到家谱研究之中。丰富的出土文物,对于考证家谱的先祖事迹、墓茔规制、家族延承等都具有绝对意义上的权威性。透过出土的甲骨金石、简牍墓志等材料,我们都可以找到很多不为人知的家史材料。比如甲骨材料里的“儿(倪)氏家谱”[3],铭文中的“史墙盘”、“逨盘”、“作册嗌卣”[4],不见历史记载的秦琼家族史的“秦爱墓志铭”等等,可以说都是对家谱材料可靠性的补阙。因此,谱牒“二重证据法”研究是数据采集和过滤的必须手段。

图片四

二、充实谱牒数据采集队伍,务必做到专业化。谱牒的性质,要求谱牒研究必须要延续史学的严谨性,必须保证记载的无误、内容的无误,因此这需要有一个集结历史、书法、文字、训诂、考据等多学科的专业队伍,透过有理有据的释读,做到谱牒每一条、每一篇内容的无误。对于研究中出现的不符内容,应该广征博引,做好分析整理,可将主流共识作为客观记录,附录其他记录,作为相应资料的留存,以便研究使用。

三、做到谱牒格式规范统一,查缺补漏。谱牒数据化的采集和应用最重要在于谱牒经过系统性的分类,能够以规范格式为家谱研究者提供数据服务。因此,保证谱牒录入的真实情况下,必须做到统一规范,为后期的大数据使用提供统一标准模式,便于研究的广泛应用。对于相关谱牒的阙失等内容,应尽可能通过寻找同本谱源材料进行补充。如果暂时还无法补充,因遵循的材料原貌为先的原则,通过缺字“□”等形式在谱牒数据库留存,禁止随意添入,待有新资源的情况,调取原文补充,做好查缺补漏的过程。

四、结语

综合以上的内容,笔者认为只有保证谱牒数据采集的真实可信、有效无误,才能真正意义上保证姓氏宗谱汇编等类似材料的权威性。笔者利用“二重证据法”在一系列的家谱研究中,收获了许多的新的成果。因此,笔者认为启动国家级的谱牒数据化研究是保护谱牒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这需要国家政府、企业组织、姓氏团体、研究机构等组织相互予以支持的。惟有如此,才能在保证专项资金、研究队伍等基础上,实现谱牒研究的大集成。(文/家谱国际付振起)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二处等编,中国家谱综合目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 家谱国际,中国首家互联网家谱服务中心在金寨挂牌成立. [EB/OL].(2017-06)[2017-09-18].

http://www.jiapuweb.com/html/2017817/n72228846.html

[3] 李学勤 , 齐文心 , 艾兰等编,英国所藏甲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2;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家谱信息化请联系:13681211732(微信同号)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