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三胜画像“回家”记

余三胜

“一家三泰斗,京剧史传奇”,余三胜是中国京剧的创始人之一,其子余紫云、其孙余叔岩亦是中国京剧史上响当当的人物。这是家乡人见到的第一幅余三胜画像,这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文物史料,这是一段值得书写和传承的历史记忆。

余三胜画像“回家”记

余三胜画像

京剧大师出深山

1802年,余三胜出生在鄂东罗田县九资河镇七娘山村一个普通农家,成年后加入当地东腔戏班唱戏,因嗓音洪亮、戏功扎实、为人厚道,颇有名声。

民间传说,当地一财主为阻止其妹与余三胜爱恋关系的发展,在余三胜一次细小的演出失误上大做文章,威迫戏班将其除名,令其不得在当地演出。无奈之下,余三胜只得背井离乡外出学艺谋生。他先来到汉口学唱汉调,继而远赴天津,加入“群雅轩”。后转至京城,逐渐成为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班主,并唱红帝京。1866年,余三胜因病去世,葬于天津。
余三胜自从离乡后,再也没有回过七娘山。传说中的那个恶财主是否确有其人?余三胜离开故土是否真的与此相关?如今已无从考证。

余三胜画像“回家”记

青年余三胜

但百余年来,七娘山人一直都没有忘记那个唱东腔的“三伢子”、唱京戏的“戏状元”。通过多方寻找,家乡人终与余家在京的后人取得联系。

2014年8月,余三胜的第五代孙余光踏上七娘山。在先祖的墓前他焚香祭拜,在先祖的故居前他流连忘返,听乡亲们讲述民间流传的先祖儿时故事。遗憾的是,余光家中未留下一件先祖的遗物。

七娘山人虽然知道余三胜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同样没有人见过任何与大师有关的遗物。意想不到的是,一幅百余年前的余三胜画像突然回到了家乡。

清代画像现京城

几年前,在京城某媒体工作的罗田籍青年记者王爱田(本人要求用化名),偶然认识了一位老家在沈阳的满族商人金先生。

也许是先祖有人在朝中当差,金先生家中竟藏有一幅清宫画师所作的画像。金先生过去从未听长辈说过此事,直至搬家清理物品时才在一只木箱中偶然发现此画,因父亲已经去世,画像的来历也就不得而知。

一日,王金相聚,闲聊中谈到这幅画像,得知画中人物为“鄂伶余三盛”,王爱田猛地一怔:这“余三盛”莫不是余三胜?一番交谈之后,他决意弄出个究竟。

王爱田的老家离余三胜故居七娘山相距不过一、二十公里,同属九资河镇。他从小就听说过余三胜,一直十分关注家乡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建设。这几年,县里通过成立余三胜京剧艺术研究会,创作上演古装黄梅戏《余三胜轶事》等举措,打造余三胜品牌,他感到十分欣喜。他知道,家乡“三余”研究最缺的是历史资料,如果这幅画像能够得到确认,无疑是为家乡找到了一件宝贝。

余三胜画像“回家”记

余三胜画像

利用记者的工作便利,他不断仔细查阅资料,多方请教相关专家,最终得出结论:画中人正是余三胜。

画像有何特点、结论从何而来、题款如何解读?王爱田依据大量史料先后两次撰文在《东方收藏》杂志一一作出介绍。

画中人物身着古代戏装,右上侧篆书题款为:“昭代箫韵南庭外学四品供奉春台班鄂伶余三盛道光辛丑于宁寿宫”,右下侧落款字样:“辛丑年孟冬于内廷”。画面上盖有3枚印章,均呈暗红色,分别为阳文“黄均”、阴文“榖原”和葫芦形阳文“香畴”。

黄均(1775—1850),字榖原,号香畴,又号墨华居士,江苏苏州人。道光时供奉内廷,画山水、花卉、梅竹,入手能通其妙。道光辛丑年应为道光21年(1841年),余三胜时年39岁。由此可知,该画应为1841年黄均所作。

“内庭”,乾隆时为管理宫庭艺人而专设的机构,时称“南府”,因艺人中大部分为内宫太监,也有少数被征用的民间艺人,后来民间艺人逐渐增多,总数在700人以上,为加以区别,内宫太监称为“内学”,民间艺人则称“外学”。余三胜非太监之身,自属“外学”之列。

“四品供奉”,显然是朝廷规制的一种经济待遇,这一待遇恰与《罗田县志》中所载余三胜由于演艺高超,“被朝廷授予四品供奉职衔”的记述相符合。“宁寿宫”,清廷为演出整本大戏,特意在热河行宫、宁寿宫、颐和园分别建造了三个大型戏台,宁寿宫现处故宫博物院内。三个戏台至今仍在“春台班”,乾隆八十寿辰之际,陆续进京演出并立足的四大徽班之一。史载余三胜曾任班主。

“鄂伶余三盛”,实为“鄂伶余三胜”,余三胜祖籍湖北罗田,家谱记载,其谱名开龙(开字辈),字启云。也许是“胜”“盛”读音相近,有人误写而本人也未强求纠正之缘故,“三胜”“三盛”之名当年就同时在一些文章中出现过,此画同样称之为“三盛”,既非唯一,也非首例,不足为怪。而当时在京颇有名望之“余姓鄂伶”除三胜外,别无他人,王文据此断定画中“鄂人余三盛”无疑就是罗田余三胜。

“昭代箫韶”,乃清代一部传奇剧目之名,是乾隆年间宫廷上演的一部大戏,但并不常演,“或仅取其中零星偶作演出”。全剧共240回,主要取材于《杨家将演义》,编撰王廷章,乾隆原刻本《古本戏曲丛刊》至今仍在流传。至于画家作此画之目的,王文推测,此像应为余三胜演出《四郎探母》时的舞台画像。也许是用作广告宣传,画家应画像主人或戏班邀请而作。

通过上述解读,笔者联想到两件事:

一是上世纪80年代,为弄清余三胜究竟是鄂人还是皖人,武汉两位专家三下罗田,几经周折,终为罗田找回余三胜,使《中国大百科全书》所载“一说安徽怀宁人”之说不再成立(详见沈虹光《三下罗田》一文)。其时这幅画像如已发现,两位老先生的论证无疑会更加顺利。

二是家乡人一直传说余三胜当年曾多次进宫为皇上演戏,并得到皇帝赞赏,封为“戏状元”。从此像及相关资料可以断言,余三胜在“宁寿宫”唱戏一定无假,戏唱得好也应无疑,否则,这“四品供奉”从何而来?

余三胜画像“回家”记

余三胜故居

“状元”回乡励后人

2013年暑期的一天,王爱田给我打电话,了解余三胜研究会的工作进展情况,并告知这幅画像的来历。

自此,我一直想找机会亲眼目睹这幅画像。2015年底,我去北京出差,王爱田终将画像从金先生家中借出,遂得如愿。当晚,我们一边观赏,一边拍照,反复商量怎样将这幅画请回老家。

今年两会前夕,王爱田告诉我,经与金先生反复沟通,同意将画像由其带到罗田展出。

大师画像回乡展出,县博物馆共接待观众2千余人。3月9日,我们带着画像直上七娘山。4位乡亲像抬轿子一样将画像迎入余三胜纪念馆内,安放于正面墙壁之上。一路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犹如迎亲一般迎接着这位200年前的先贤回家。

乡亲们第一次亲眼目睹此像,十分激动,73岁的周远懿老人和他的几个搭档还现场唱起了一段东腔戏。

当天下午,戏迷、乡村文化人与县乡领导齐聚九资河三胜戏楼,围绕如何擦亮三胜名片、弘扬三胜精神、抓好东腔戏传承、推动京剧进校园等话题展开讨论。

大地坳村妇女朱艳巧在外打工十多年后,回乡组织了一支社区文艺宣传队,她说:“小时候听过东腔戏,也听说过‘戏状元’的故事,但不知东腔戏的历史这么悠久,也不知余三胜一家祖孙三代对京剧有这么大的贡献。作为京剧鼻祖的家乡人,我们义不容辞地要当好‘非遗’和‘国粹’的传承人。不仅自己要带头学习传唱东腔戏和京剧,还要培养更多的戏迷。”
镇中心学校负责人叶江林表示,要结合学校音乐课教学,把“东腔戏”“京剧”请进校园,着力培养一批非遗传人。

当年余三胜远别七娘山,再也没有踏上故土,如今,他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回到家乡,带给家乡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文/童伟民 家谱国际编辑)

家谱国际联系人微信:478830465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家谱国际官网

在线客服系统
认亲家谱下载

关闭

家谱国际修谱王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