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资料|江苏千灯镇“余氏典当”历史

余氏历

(家谱国际讯)千灯镇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镇,自古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物阜民丰、风物清嘉,是明末清初杰出思想家、学者顾炎武的故乡,也是世界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余氏的祖先余爱山于明代万历年间自安徽休宁县迁来昆山千墩吴家桥开店经商,余氏很有经营头脑,收入颇丰。余爱山的第二代传人余尚德于清顺治年间在千灯镇上营建徽派建筑群。

余氏典当是始建于明末清初徽商余氏的老宅,千灯人称它为“典当里”。这家当铺是华东地区保存最大而且是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江苏千叶镇余氏典当

建时沿河自东向西共有7进、现存五进,第一进东为店铺。其有大小房屋120多间,千灯人称它“迷楼”。三面有高墙,可确保财产安全;后面是“更楼”,可为全镇防盗、防火打“五更”,具有警示功能。余氏老宅风雨沧桑三百多年,依然如故;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千叶镇余氏典当

余氏典当第一进东为店铺,四开间门面,经营茶杂山货,西四开间为典当铺。第一进是整个典当的头埭,也是收兑典物的场所。大门内上方是清代特色的砖雕,上面有“积善馀庆”四字,古语云:“积善之家,必有馀庆”,尽管是在封建社会,但余氏家族还是很讲究财与人之间的关系,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多做善事,便能年年有余,也是对自己家族寄予美好的愿望。典当的柜台很高,1.8米以上,上面设有栏杆,它的作用主要保护内部情况不为外人所知,柜台里有两位人物的蜡像,趾高气扬的是店小二,板着脸的就是朝奉先生了。当典当者递上物品时,就听凭当里朝奉先生居高临下吆喝开价,他说当物值一两就是一两,说二两就是二两,不能还价,他们一般都会用专业术语,比如:“虫吃鼠咬,光板无毛,破衣烂袄一件”等。把好的东西说得一文不值,以此来压低价钱。

江苏千叶镇余氏典当

江苏千叶镇余氏典当

过典当侧门经一条南备弄右转来到第二进明厅“立三堂”。 “立三堂”的一条廊非常漂亮,相当于现在的商住房的阳台,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叫“海棠轩”,一般轩宽2.5米,但这条轩宽3.5米,足以见此建筑规模之大。门上的门联:“琴操七弦高山流水自有知音良友,疏宗十渐忠言谠论克顷纳谏明君”,讲的是余氏家族史上众所周知的二位名人,上联讲的是东周时期有俞伯牙擅长鼓琴,与钟子期极为友好,钟子期死后,俞伯牙不再抚琴操鼓,痛世上没有知音,《高山流水》是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的十大名曲,并名列名曲之首,就是讲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深厚友情,下联是讲明御史余珊给皇帝提出十次谏议,余珊这种居高威严,十疏谠论纳谏明君的事迹和俞伯牙遇知音而永不忘情的忠贞感情是俞氏祖先留给后人的典范。走进厅堂引人注目的是书有“立三堂”三个字的匾额。其实“立三堂”就是这个建筑群的全称。

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有一天井,它的主要作用是采光通风,建筑群以“四水归堂”的天井院落为一单元,“四水归堂”也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俗称。

江苏千叶镇余氏典当立水堂

第三进是大堂楼,楼上是主人居住的地方,楼下就是主人招待贵重客人的厅堂,相当于现在的客厅,里面的摆设和装饰透视着主人的财力与好客。这里的木雕非常精细,由完整的波罗木雕刻的松、竹、梅岁寒三友构成的天罩,两旁的木雕称之谓百吉地罩,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江苏千叶镇余氏典当

第四进小堂楼,楼上是小主人的住房,楼下是个餐厅。餐厅内挂着一幅对联,上联是“黄米饭香青菜熟”,下联是“白头人老赤心存”。

江苏千叶镇余氏典当

第五进为当库,相当与于现在的仓库,当铺当来的物品均存放在此。

江苏千叶镇余氏典当

家谱国际联系人微信:478830465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家谱国际官

在线客服系统
认亲家谱下载

关闭

家谱国际修谱王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