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即位迫害兄弟,对基督教徒的压制与迫害,实行以奏折制度为核心的密探政治,对田文镜、李卫和鄂尔泰三人的使用等几个方面,比较全面地概括描述了这位“近世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独裁君主”的统治状况。作者在描述雍正帝这一“独裁君主”时,对他的素朴与好胜,辛辣与人情味,欲竭尽全力实施善政,以及在康熙、乾隆的盛名之下而被埋没了的命运,充满同情。
虽说是独裁政治,但其实体无法轻易被掌握。这既是制度的问题,也是君主能力的问题,而且理念和现实之间有相当大的鸿沟。即使同在中国,独裁政治因时代不同也有变化和发展。最近关于独裁政治的理论似乎非常流行,这种风气发展过快的话,似有脱离实际而空发议论的危险。我们应当在看清实体的基础上再进行议论,切忌以概念规定实体。这样做虽然烦琐,但为了论述独裁制,还是需要举出一个个有代表性的实例,去探明真相。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若问谁是近世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独裁君主,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清朝的雍正帝。很多人虽然对其父康熙帝、其子乾隆帝之名耳熟能详,但对雍正帝之名也许会毫无印象。正因如此,我愈发感到介绍这位帝王的独裁政治的状况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雍正帝:中国的独裁君主
爱新觉罗·胤禛(1678.12.13—1735.10.08),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同时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他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其第四子弘历。
雍正帝
家谱国际联系人微信:478830465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家谱国际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