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人生路——追记南溪镇余山村党支部书记闵远程

无悔人

(家谱国际讯)余山,曾是远近闻名偏僻山村,全村560户,有一半是贫困户,1996年元月,刚步入不惑之年的闵远程,被乡亲们从县板栗技术员的岗位请回来,推举他担起余山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两副重担。闵远程清楚,穷怕了的余山人对他寄予厚望。

余山村,山连着山,平均海拔400米,最高处达592米。从村里到镇上要翻两座大山走8公里山路。不通车,山外人不愿进山,山里人不便出山。商贸不通,信息闭塞,生产力落后,这就是余山人贫穷的根源。要致富,先修路,闵远程上任后抓的第一件事就是修通余山村到南溪集镇的主干道,打开余山大门。

无悔人生路——追记南溪镇余山村党支部书记闵远程

(美丽的余山村,摄于2016年)

修路一动工,闵远程就一心扑在路上,1997年这一年,他除因病因事(上级开会)耽误了8天,每天清早带着两包方便面到工地,有时深夜一二点才回到家,全年都在路上度过,村民们亲切地称他“路书记”。1998年一天晚上,闵远程从村部开会回家途中突然晕倒,在路上躺了近两个小时,等稍好一点才扶着路边树,一步一步往家挪,直到凌晨1点多钟才到家。上午到医院一检查,才知得了心肌炎。医生叫他务必在家休息治疗几天,可他刚输了一瓶药水,修路工地上有人找,便不顾医生劝阻,拔掉针头又上路了。

l996年,老父亲患肺癌病危期间,盼望儿子能多在身边陪陪他。闵远程是个孝子,很想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能多侍候老人,可他又是个忠于职守的支部书记,担心路上出事。闵远程心挂两头,结果心里的天平还是倾斜在路上。父亲去世时,他回家把父亲后事料理完,就又回到修路工地上。他深感对不起含辛茹苦养育他成长的父亲,有时背着人,暗地里抹几把眼泪。

修路最危险的事,是点炮和排除哑炮。他自己先拜师学会点炮和排哑炮的技术,尔后传给民工。每次点炮,闵远程都亲自到场,排除哑炮他带头上。修通这条路,没有发生一次事故。

修路最难做的工作,是迁民房、占山场。修路要经过银坳村民组地段一座3里长的山脉,并要从脉岭中间切断,有些群众不愿意,闵远程在这个村民组一住就是一个多星期,开了5个晚上群众会,从村民组长到每个村民,挨家挨户做工作,找个别农户谈心l0余次,终于打通了思想,顺利通过。修路要占去农户闵运宝家的1亩多田和几十棵栗树,这一家说啥也不同意。闵远程得知闵运宝身患高血压病,没有急着要他同意,而是买了治高血压的药品去看望,一次次地去,苦口婆心地讲,终于感动了他。

余山村的群众都说,闵远程是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能手,再难解的思想疙瘩,只要找到他,都能愁容满面去,带着笑脸归。正是闵远程的以身作则和全村干群的协力奋战,这条从1993年开始就想修而没修成的路,经过1997、1 998年两个冬春的奋战,就修通了5.5米宽、l0.5公里长的村级路。

土路虽然修通了,然而由于坡度大弯道急,在雨雪季节仍然是人难走、车难行。2006年新春伊始,在闵远程精心谋划下,村民代表大会顺利通过了修通南溪集镇直达村部7公里水泥路的议案,又一场艰巨的修路战拉开了帷幕。

过去的几年余山人民饱尝了修路的艰辛,部分村组干部也是谈路色变。但为了余山的发展,闵远程和村两委一班人横下一条心,抢抓机遇,决心再打一场道路攻坚战。于是,向村民送发560份征求意见书,逐户商讨占用山、田、地、宅的解决方法。动员离任的老书记、老主任及34名党员、56名村民代表站出来支持工作,成立了水泥路建设工程领导组、工程质量监督组、财务监督组。自己带头捐献700元,作为招标、开工经费。当年5月18日打响了开工第一炮。

工程正式上马后,闵远程和村干部一起,每天都在解决各种矛盾中度日,7公里的路线沿途牵涉200多家的山、田、地、宅、坟,他每次都和村干部在施工队进驻之前,将所有矛盾纠纷化解,确保施工顺利推进。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村级是最基层,有很多具体的工作,除了通村水泥路任务外,同时开展的还有计划生育、库区移民登记、第二次农业普查、合作医疗等各项中心工作,每一项都按时完成。2006、2007年在南溪镇各项工作综合考评中都列前茅。

建设资金达160多万元的路面硬化工程在余山村是首例,管好账、用好钱,给村民一个清楚明白,也是对村两委的巨大考验。为此,他精心安排和组织,严格按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定,从村民代表中选举产生财务监督组,对每期工程款、每个项目款进行审核,集体审批,镇农经站建账,按期公布,财务管理透明,赢得了村民的信任。绝不做“豆腐渣”工程是他修路始终坚持的宗旨,为了工程质量过硬,他亲自选料监工,保证沙石质量和混凝土的配比不降低;明确水泥路摊铺工地7531村主任负责,保证厚度足数,震捣细密,切割适时,浇水保护到期;质量监督组的成员往返7公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3.5米的宽度只多不少,弯道加宽加厚,边沟石块垒砌,路肩培实培足。

通村水泥路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压力,7公里路除国家投入每公里13万元外,尚差额34万元。路基工程除路基拓宽、整平、取直外、又增建石拱桥4座,管涵33处,石岸800立方米,另需投入18万元,后期工程又遭遇油料、水泥涨价因素。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他和村两委一班人没有退缩。一方面争取上级支持。时任县长的沙圣虎同志带领政府办领导亲临余山指导,送去资金支持和精神鼓励。另一方面,采取四条腿走路:深入宣传发动,群众筹一点;向社会宣传,争取个私大户、外出创业老板赞助一点;发动党员、干部捐一点;村干部借一点(每位村干借贷垫资均在万元以上),凑足了缺口资金35万元,保证了按合同施工。闵远程的执着精神,深深感动了一批人。工程施工期间,老干部和村民组长义务出工人均l00多个,谈到补贴时,离任老书记郭广银同志说:“我今年68岁了,在晚年还能为余山人民做一点实事,这是我的荣幸,还要什么补贴!”;84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闵鸿钊拿出仅有的400元存款捐到了工程上;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五保户徐世富双眼都看不见了,还捐献五保救助款200元用于修路;来余山挂任第一书记的肖锋同志来时一辆上万元的新摩托车,三年后成了废品,离岗前仍掏出500元现金作为缺口资助;原下放余山村知青现在集镇经商的田志成将女儿给他买空调的2000元也捐了出来;因公路取直拓宽需要,闵运程亲自带领本族12个弟兄将其祖父的坟墓迁走了。

经过8个多月艰苦奋斗,2006年11月20日,一条7公里的村级水泥路正式通车,整个工程没向群众摊派一分钱,干部满意、村民称心。

无悔人生路——追记南溪镇余山村党支部书记闵远程

(历经十载风雪依然如新的余山村级公路)彭玉娟摄

闵书记担任余山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听民声、察民情、办实事,心系集体、心系群众、心系发展,就是没有把自己放在心上。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道艰难险阻,难不倒这位执着的硬汉。谁也未曾料到,2009年2月,闵书记突然胃部持续痛疼,以致无法正常进食,被亲友紧急送往合肥检查:胃癌晚期,已不能手术。4月12日,他从合肥化疗回家后,仍忘不了村里的工作,一再要求要到村里看看。家里人拗不过,村主任用车把他带到村里。与其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闻讯自发赶来,与他握手,与他合影。闵远程同志断断续续、一字一顿地说:“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对我的支持,我可能做不了什么了,余山今后就靠你们了。”接着,他拉着养殖大户闵远义的手说:“一定要好好干,依靠科技发展。”又拉着村主任林兴海的手说:“要告诉他们,不要看到外地老板在本地发展了眼红,要向他们学,大家共同发展。”老党员易元明含着眼泪说:“闵书记,不管怎样,我们都团结在党支部周围。不管在哪里,我们的心都和你联系在一起!”

听到心爱的闵书记身患重症,熟悉他的人都为之惋惜、痛心,并报以无限的敬佩,村民们都纷纷探望。村里多年供养的五保户曾宪奎老人,撑着拐仗,挪到他的床前,说:“闵书记你照顾我多年,我怎么报答你呢。好人一生平安,我真希望能拿我的命换你的命!”闵书记强忍着病痛说:“照顾你是应该的,以后我虽然不能照顾你了,大家会一样待你的。”

2009年9月26日,垂危之中的闵远程书记已处于昏迷状态,但仍恋恋不忘党员的义务,还强烈坚持委托村支部委员廖荣艳同志向党组织转交壹佰元党费。说:“这是最后一次交党费了。”9月29日,镇党委副书记张静辉等同志去看望时,他已不能准确发音,但咿呀之语透露出心中的遗憾:“到虎湾组的路虽然修通了,路况还很差,我不能再为修路出力了。”他的爱人汪光秀告诉大家,在梦魇中他还经常说起修路的事,说修路累了,身上痛。听到的人,无不伤心流泪。闵书记担任村干部近十多年,在家庭条件经济不好的情况下,却将承包林场期间伐木材及做菌种挣的51200元钱捐给了村级公益事业;全村15个村民组都通路了,绝大多数村民受益,可到他家还要步行3华里。

豪情写春秋,无悔人生路。在闵远程书记的带领下,便利的交通改善了余山人民的生活条件,新型生态农业逐步形成支柱,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们感谢党和政府给余山村培养了领路人,感谢闵远程书记给予余山人民无私无畏的奉献。闵书记累垮了,但他那种“愚公移山”的精神常在,那种焦裕禄似的品质常在,他所荣获的市、县、镇各级授予的先进工作者奖牌、奖状将永远载入余山史册。

无悔人生路——追记南溪镇余山村党支部书记闵远程

(美丽的余山村观西林场)

无悔人生路——追记南溪镇余山村党支部书记闵远程

(余山村级公路三道盘,如今已是人们茶余饭后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彭玉娟摄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w52020218

声明:转载请注明源自家谱国际官网

在线客服系统
认亲家谱下载

关闭

家谱国际修谱王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