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家族“雪堂宝砚”的由来

吴氏家

在无棣县城古城的南门里有一座明清时代的院落,气势恢宏,别具一格,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吴家大院。无棣古称海丰,“海丰吴氏”是清代著名的科举家族。自清代顺治至光绪,历九朝,计230余年间,科甲联第,宦迹四海,有20人科举中试,其中进士9名,翰林学士3名。有仕录考稽者逾百人,含一品官6人,二品官9人,三品官2人,四品官5人,五品官18人,六品以下62人。被称为“进士门第”、“贤官世家”,有“儒林翰苑”之誉。

宝砚堂

其中,南院以“宝砚堂”为主体,“宝砚堂”因吴氏珍藏苏东坡“雪堂宝砚”得名。说起这雪堂宝砚的由来,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深秋的一天,吴式芬随祖父登临黄州西山,但见满山绿树叠翠,枫叶欲燃,山坳处一寺院掩映在茂密的丛林里。祖孙二人信步前往,进入山门。一老僧趋步来迎。宾主禅房坐定,稍事寒暄,及切入正题。

吴式芬

话题不知不觉谈到黄州团练眉山苏轼。大家深为苏公那份豁达,淡定的豪情折服。言谈中,老僧察言观色,深觉两位谈吐不凡,遂起身到后禅房取来一黄色包裹,打开见一璞石,凹凸之处沾满胶泥。

雪堂宝砚

老僧说:“此石是后殿倒塌时,在墙基下发现一铁质方匣,贫僧等以为发现宝贝,开启却是一端方砚,背镌奇文。贫僧等才疏学浅,不辨文字。我的师傅净月长老云游前曾言,如有识得此砚文字者,盖是其主人。怎料想十年前,存放此砚的偏殿被山洪冲垮,宝物不知掩埋何处。前日,寺院小僧在寺外收割青菜,于瓦砾中得此璞石,不知是否那块砚石。”

吴式芬祖孙闻言,连忙起身,接过此物。“逢昌,你来看看吧。”祖父吴之勷手拈胡须说。吴式芬连忙起身,接过石头,让僧人打来一盆清水,亲自把石头浸入水中。少顷,胶泥自然脱落。吴式芬小心翼翼地擦掉湿泥。璞石露出真面目,是一方石砚。

一方石砚

但见砚台背面镌刻四字,形体古怪。吴式芬可是对金石有相当研究的人,只一眼就肯定地说:“这是古玺文字。古玺文与六国古文十分相近。古玺文字形体富于变化,有些字颇难辨识。我以为是‘雪堂宝砚’。下面还有苏东坡居士私印。此砚必为苏子瞻心爱之物无疑!

祖父吴之勷接着讲:“据说苏子瞻当年被贬到黄州时,潜心钻研吴道子的绘画,造诣颇深。曾有一位卖扇子的老妈妈,因为扇子卖不出去,欠了人家许多钱,被告到官府。苏轼审理此案,问明缘由后说:“老人家你去把扇子拿来。”等扇子拿来后,苏轼提起画笔,在每把扇子上各画了一幅画,很快,扇子被一抢而空。

苏子瞻

 

得此宝砚,祖孙不胜欢喜。吴之勷对吴式芬说:“昌儿,我看重先贤苏东坡的文采,更是为其人品所折服。咱吴家为人为官都应该向苏子瞻学习。”

宝砚堂

吴式芬故居

家谱国际联系人微信:478830465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家谱国际官网

在线客服系统
认亲家谱下载

关闭

家谱国际修谱王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