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赵氏的手艺

宋代赵

“整个灯身镂空通花,点亮油灯后玲珑剔透,很美”。留在张树祺脑海里的这种美越来越模糊。

宋代赵氏千角灯

闲暇时,他仍做些纸扎。竹篾、棉线在他手中游走,亭台楼阁,花鸟虫兽,哪样都是栩栩如生。这是东莞千角灯唯一的传人了。

相传千角灯原为东莞赵家所独有,东莞赵氏为宋帝皇族,宋英宗生父濮王允让之后。因此,只有东莞赵氏宗祠才有资格悬挂,作为本家族添男丁开灯仪式之用。千角灯所挂的24条灯带是宋代皇族遗物,由皇裔赵家珍藏。

张树祺老人

据《赵氏族谱》记载,千角灯是由东莞赵氏家人制作,每十年制作一盏新灯,制好后于正月悬挂于莞城赵氏宗祠内,供人瞻观。十年后其灯破旧,再重新制作。所制作的灯,一定有一千个角,每个角点燃一盏灯。千角灯原用油灯盏,后用煤油灯,每次熄灯、加油都是专人负责。每年春节,人们观看千角灯,祈求添丁,成了莞城一大风俗。

赵氏千角灯制作现场

千角灯是集纸扎、绘画、刺绣等民间工艺于一体的工艺品,为中外宫灯的一大奇观。其历史悠久、体积巨大,工艺精湛,堪称千古一灯。建国后,千角灯1953年在东莞县物资交流会、1957年在广州市文化公园、1963年在东莞县展览馆、1965年在东莞可园展出,轰动一时。2005年,千角灯首次赴沈阳展出,获得中国民间工艺“山花奖”金奖,并获得“中华第一灯”的称号。2006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赵氏千角灯制作现场

赵氏千角灯制作现场

 

家谱国际联系人微信:478830465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家谱国际官网

在线客服系统
认亲家谱下载

关闭

家谱国际修谱王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