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频出名人 中国13个姓氏名门望族从未衰落

外媒:

    参考消息网12月22日报道 外媒称,格雷戈里·克拉克和尼尔·卡明斯两位学者不久前发表了一份非常有趣的研究,题为《1170-2012年间英国人的姓氏和社会流动性》。该论文是他们今年早些时候出版的新书《儿辈也崛起:姓氏,以及社会流动的历史》两章的概括。他们研究了8个国家几世纪来精英阶层的家族传承,并发现所有国家精英阶层的传承性都和现代英国相似。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12月18日报道,他们还研究了新中国的情况并与此前中国长期历史阶段的特点进行了比较。

  令人吃惊的是,包括毛泽东执政时期在内的新中国和此前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流动性都与英国极为相似。你也许会觉得,新中国虽然存在精英阶层,但新中国的精英阶层和此前的精英阶层应该是不同的一群人。而克拉克和卡明斯指出,经过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中国地主阶层的土地已为国家所有并进行了再分配;在这一过程中,数十万名地主被镇压。随后的60年代和70年代,大量曾是地主、商人和资产阶级身份的人士及其亲属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大批城市青年被派往乡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这一切都是为了推动社会平等化。

  报道称,两位学者从元、明、清科举考试中举名单里的5万余人中选定了出现率极高的13个姓氏。这些姓氏在中国近现代名人榜中——包括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代的高官、中国最有名的10所大学的教授、2006年资产超过150万美元的上市公司董事和现在的政府官员——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

  这些姓氏的人物在国民党当政时期和2006年时在教授、集团董事和高官中的社会地位代际传承系数分别是0.9、0.8和0.74。其他姓氏的人社会地位忽上忽下,但这些名门望族却从未衰落。

  克拉克和卡明斯还根据不同的数据作出了其他评测。他们的结论是,可以95%确定新中国的社会地位代际传承系数在0.71-0.92之间。也就是说,1949年精英阶层的直系后代跻身精英阶层的可能性在71%到92%之间。这与资本主义时期的英国和样本中其他国家都非常相近。

  克拉克和卡明斯的论断与许多认为新中国社会地位代际传承系数较低的研究不符。但此前的分析多是仅仅基于两代人,克拉克和卡明斯的结果则是基于多个世代,因而更加可信。人们都知道,分析的对象越多,越可能排除偶然事件,结论也越正确。

  两位学者表示,他们的结论并不意味着某些家族长盛不衰,另一些家族则永难翻身。他们认为,这些国家中的任何精英家族都会经历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即所谓的均数回归趋势。然而即使在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也可能长达600年到800年。

  外媒:频出名人中国13个姓氏名门望族从未衰落

  外媒:频出名人中国13个姓氏名门望族从未衰落

  中新网11月26日电 综合香港星岛日报消息,香港望族何东爵士长孙何鸿章的儿子何彪,25日向法庭入禀,指控十姑娘何婉琪(澳门博彩亿万富翁、“赌王”何鸿燊胞妹)获父亲委任监管2个早于30年前成立的“何氏家族信托”期间,怀疑串同当年有份参与管理信托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何猷浩、现为审计署署长的孙德基,以及前行政总裁白敏思,涉嫌不断挪用及削弱属于信托中的财产,包括地皮、物业和公司股权,令原本持有近10亿港元的资产减值90%。何彪要求法庭颁令彻查属于信托管有各公司的财务会计账目,以及向各被告人讨回蒙受的损失及赔偿。

  何彪在入禀状中直指现任审计署署长的孙德基、香港房屋协会监事会委员及薪酬委员会成员的何猷浩、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已退休的行政总裁白敏思,以及十姑娘何婉琪等人,为了阻止他向法庭申请查阅何氏信托的财务账目,涉嫌向法庭呈交虚假誓章和供词,疑串谋意图妨碍司法公正。

  何彪25日在入禀状中控告10名被告,指第1至6被告借着监管何氏信托期间,违反信托职责,把信托内的所有资产转移去其他公司,摊薄信托管辖公司的股权,把信托持有的土地低于市价出售,而土地出售收益没有交还信托中,将属于信托管辖的公司款项转移,更把公司营业额大量减低,由91年的10亿多元资产减至92年仅得1.35亿余元,令身为信托受益人的何彪6兄弟姐妹,蒙受8.9亿的巨额损失。

  何彪在入禀状中,又详列父亲何鸿章当年如何把原属于信托中的大批土地,令梁振英测量师行有限公司把估值降低,再转售予何鸿章名下的公司,借此发展商业及住宅用途,更因土地交易价格下降,成功逃避缴付税款约31万元。

  官司缠斗近十年 与安永多番对簿公堂

  何彪6兄弟姐妹于成年后才知悉父亲何鸿章早于30年前为子女成立2个家族信托,交由十姑娘何婉琪代管,何彪多次要求十姑娘交出有关信托被拒后,终在2001年展开连串法律诉讼。

  何彪昨在入禀状中指,2001年6月中,当他和,5名兄弟姐妹欲行使权利,要求取回2个“何氏家族信托”时,安永会计师行的何猷浩及孙德基立即令持有HillheadTrusts的HillheadLtd解散,令何彪等身为信托受益人无法翻查该公司的账目。2001年12月11日法庭终下令何婉琪必须把信托中的2公司HEL及HICL所有财务状况及管理文件交出,但何婉琪一直没有理会法庭命令。

  入禀状指,安永会计师行的何猷浩、孙德基及白敏思鉴于法庭的命令,立即把HillheadLtd的秘书服务公司及其他公司全部售出,企图令何彪等人无法查究公司账目,何彪于2002年10月中要求召开HEL特别会议,要求委任他及2弟妹为HEL的董事,但安永的孙德基及白敏思以信托的受托人身份反对决议。

  何彪对此不满,乃于2002年11月第2度诉诸法庭,要求法庭下令HillheadLtd归还予信托的受益人,但安永会计师行等人及何婉琪为阻止或拖延交出信托公司,由安永的孙德基及白敏思向法庭呈交一份由何婉琪作出的虚假声明,假称何鸿章在生时绝对有权自行取消该2个“何氏家族信托”,何彪等人要在何鸿章死后才有权接管两信托。

  入禀状指安永的何猷浩、孙德基及白敏思串同何婉琪于2003年初属于信托旗下的CIHL公司进行公开认购新股份,以图减低HICL持有CIHL的股份,进一步削弱信托内的资产值。安永的何猷浩于2003年10月10日第3宗法庭诉讼中,再次作出虚假的证人供词,讹称何鸿章在世时绝对有权随时取消有关信托,何彪等人必须在何鸿章死后才能行使身为受益人的权利。

  直至2005年3月,法庭裁定何彪等人胜诉,何婉琪无权再以借口不肯交出代管的2个“何氏家族信托”,可惜当时CIHL的公开认购新股份已完成,信托内的资产已进一步被剥削,甚至变成负账面值。

  何彪指,安永的白敏思于2005年令何婉琪提出诉讼进行反击,并向法庭呈交信托中的HEL及HICL两家公司的?造及失实文件,2007年孙德基成为安永远东区主席时,安永会计师行在2006年另一案件中呈交虚假失实的抗辩书。

  何彪循法律途径缠讼了6年时间,终在2007年7月获得最后胜利,成功获委任为HICL的董事,直至2009年中他才有权翻查公司账目,发现HICL自1989年开始一直通过CIHL附属的公司进行股份买卖,买卖股票亏损就由HICL负责,相反投资获利就将利润存入CIHL的户口内,令致HICL净年度报告都“见红”,以图逃税,而负责CIHL及附属公司核数工作的便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何氏家族信托” 6子女成年后须交还

  入禀状中指何鸿章为其中三子三女,包括MicahaelHotung(53岁)、SeanHotung何彪(48岁)、AnthonyHotung何豹(47岁)、MaraHotung何美云(46岁)、GabrielleHotung(41岁)及SheridanHotung(40岁),于79年及80年成立2个家族信托,并委任何婉琪及HillheadLtd作为受托人,负责暂代何鸿章6名子女管理信托旗下2公司所有股权利益,分别是HotungEnterprisesLtd,简称(HEL)和HotungInvestment(China)Ltd,简称(HICL)。

  第一份信托称为HoTrust,何鸿章于79年11月下旬与何婉琪签立信托协议及转让文件,由何婉琪身为受托人为何鸿章3名儿子托管HEL合共10002股股份,及HICL的3股股份。

  第二份信托称为HillheadTrusts则由HillheadLtd作为受托人,替何鸿章3名女儿托管HEL和HICL两家公司的股份,直至6名子女成年后交还。而HICL主要持有何氏家族名下的物业资产,以及附属CosmopolitianInternationalHoldingsLtd,(简称CIHL)的股权。

 

  

在线客服系统
认亲家谱下载

关闭

家谱国际修谱王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