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学智

洪学智

洪学智(1913—2006),安徽金寨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委员、副秘书长,解放军总后勤部原部长兼政治委员。

洪学智

1929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5月,随红四方面军长征。1947年起,任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参加辽沈战役。1948年11月任第四十三军军长,参加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1950年,参与指挥海南岛登陆作战和解放万山群岛之战。同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1951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2006年11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被人称之为“六星上将”。

1941年洪学智在盐城新四军总部

主要成就

攻城大捷

1945年4月,洪学智作为阜宁战役前线总指挥,负责制定战役计划,并率部攻克阜宁,全歼守敌,取得新四军在华中战场的第一次攻城大捷。

洪学智手迹

登陆作战

1950年,在解放万山群岛战役中,洪学智乘国民党守军立足未稳,统一指挥陆、海军各参战部队奔袭泊地,逐岛攻击,全歼守敌。此次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海军初创时期协同陆军进行的首次登陆作战,打破了国民党军对珠江口的海上封锁,对于巩固华南海防具有重要意义。

洪学智

赴朝助彭

1950年10月,洪学智赴朝鲜,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协助彭德怀司令员指挥第一至第五次战役,把侵朝美军赶回到“三八线”以南,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迫使美国同意举行停战谈判。

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洪学智

领导后勤

1951年6月,洪学智兼任志愿军后勤司令员,组织指挥反“绞杀战”等斗争,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工作。在反“绞杀战”的斗争中,针对美军的封锁破坏,领导后勤部队采取“严密防护,积极打击,以防为主,防打结合”的斗争方针,建立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保证抗美援朝后期历次战役战斗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抗美援朝中与彭德怀等合影

所获荣誉

洪学智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五、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53年7月底,停战协议刚签订,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举行隆重授勋仪式,授予洪学智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洪学智夫妇

主要著作

《抗美援朝战争回忆》
《洪学智回忆录》

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得洪学智视察空军部队

人物评价

新华社:洪学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

中央政府门户网:洪学智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卓越的军事、政治、后勤领导才能,对我军的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教育工作、装备工作,均有重要建树。他身经百战,多谋善断,具有很高的军事指挥艺术,指挥部队打了许多硬仗恶仗。他军政兼备,文武双全,具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在政治工作中有许多新的创造。他具有很强的创新和统筹能力,善于科学调配后勤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后勤保障效益。他不仅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我军后勤保障的宝贵经验,而且对新时期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不断开拓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

洪学智(左起)与肖华、粟裕、陈赓在天安门

彭德怀元帅:“洪大个子(洪学智身高1米85),我看你这个人还是个好人哪!”

后世纪念

洪学智将军纪念碑

洪学智纪念碑座落于安徽省金寨县县城梅山镇金寨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840平方米,于2008年10月竣工,包括纪念碑、勋章站柱、纪念广场和长城墙,纪念碑庄重典雅,展示了这位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共和国领导人的光辉人生。

洪学智之墓

纪念洪学智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2013年2月1日,纪念洪学智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主持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指出,要继承发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而奋斗,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出应有贡献。座谈会上,中央党史研究室、全国政协办公厅、解放军总后勤部、安徽省有关负责先后发言。有关方面负责和洪学智亲属、生前好友等出席。

纪念洪学智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w52020218

声明:转载请注明源自家谱国际官网

在线客服系统
认亲家谱下载

关闭

家谱国际修谱王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