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国际征文选登之十三】贾世淮丨感悟家谱,华夏一家

宗谱

感悟家谱,华夏一家

文/贾世淮

 

家谱国际

     华夏五千年的悠悠历史,积淀了多少文明与沧桑;川流不息的长江黄河之水,传承了多少信念与希望,家谱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得以传承延续的三大文化支柱, 如果对家族文化一无所知,即使你生活得再富裕,家庭成员再充实,也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究是残缺不全的文化贫困儿,没有对祖先的敬仰、对家族的情谊,必然是混然无知,索然无昧。若干年后与草木而同朽,没有任何痕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轨迹呢?是稀里糊涂,无所事事,还是有所追求?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们活过,总该留下点什么吧,所谓“前世不修谱,后人寻根苦;今人不修谱,子孙不知古”。修好家谱是对先祖的缅怀和延续,也是对后人的馈赠和勉励。有一天,后人读着我们的家谱,从中看出我们对家谱文化所作的贡献,说不定对他们精神生活、乃至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时常翻阅家谱,历代先人名讳,赫然在在目。他们的生、卒、配、葬、子嗣、业绩也都跃然纸上,缅想先祖的人生可以略知他们的为人,结合时代的背景,课教子孙,耕读两行,勤勤勉勉,无非是要活得体面而有尊严,让子孙有出息。那一颗颗跳跃的赤心,透过深邃而遥远的历史,我们仍能感受到那滚热的温度。倘若在学业上有所精进的话,更是严格要求,遵守家规家训。好好多读家谱,增进族人间的亲谊,懂得尊崇先人的美德,加以发扬光大,实乃构建和谐社会所必备的要素!

家谱国际

    每一部家谱都真实地记录着该族人自始迁祖以下历代名讳,从他们子嗣承继情况可以看出他们人丁是否兴旺,从生卒年上可以算出一个家族的平均寿命;根据他们的配氏情况可以看出他们的世代表亲;根据他们的生员资格知道他们各自受教育的情况,

    一部完备的家谱也是一部家族发展史、生命史、生育史、婚姻史、教育史。业余时间,可沐手拜读家谱来充实丰富的日常生活,沉醉在家谱的“金碧湖畔”,垂钓着家谱中的“蛟龙锦鲤”,品味着家谱给我们带来的诸多精神盛宴。无论如何简繁,都饶有兴致,百看不厌,甘之如饴。细品而味生,慢赏而情笃。

    家谱,我却唯独钟情于我们的贾氏家谱,贾氏得姓于公明先祖,血源于皇帝而高远,姓得于天子而宏大,上自西周、下至今日,历时三千多年,我贾氏家族人才辈出,代有名士。从西汉政治家贾谊到东汉军事家贾复,从唐代诗人贾島到到清代书画家贾鉝,从宋代名相贾昌朝到明代重臣贾辅,从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到北宋数学家贾宪,从东汉经济学家贾逵到五代史学家贾纬,无不闪耀着贾氏族人的聪明才智,文官儒雅清廉,武将勇猛善战,经商者诚信待人,持家者恪守本分……在不同的岗位上谱写着感人肺腑的动人画卷。一段段真实的历史,一个个丰满的人物,不由得让我们心中无比自豪,再结合家谱来阅读会更加深刻、充实!

家谱国际

    家谱,不应仅仅是一种纸上的文化,它应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所以记一国之事迹,谱所以叙世代之源流。家谱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又是穿越时空的平民记忆。 “树高千丈,必有其根。水流千遭,必有其源”。对于中国人来说,一部家谱,成为当代人们与祖辈们最近距离的接触。

    吾族人丁虽众,但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仅是一社会细胞。国家强盛,家族才能兴旺。吾族男女老幼,应弘扬先祖温厚善良之美德,与民族大家庭的兄弟姐妹,荣辱与共,同舟共济,携手创建昌盛文明的和谐社会和殷实幸福的美好家园。吾贾氏这株植根华夏沃土的参天大树,也将枝繁叶茂,永葆长青,与各姓氏屹立于华夏姓氏之林。

                       2017年12月


作者简介

    贾世淮,1957年生,山东淄川贾氏第十八世孙,家谱研究者,《贾姓文化》期刊特邀编委。山东贾氏宗亲会副秘书长、山东贾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东中华家谱学学会会员。  

 

声明:转载请注明源自家谱国际官网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478830465


在线客服系统
认亲家谱下载

关闭

家谱国际修谱王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