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宅探访丨四川宜宾惊喜发现闵氏老宅

古宅探

2016年2月22日元宵节,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宜宾,春光明媚,喜气洋洋。四川省筠连县腾达镇新合村五组大英田,黄帝、周文王后裔闵氏老宅具有丰富文物,获得国家法律保护。 

 

书法界人士刘良坤应邀书写“闵氏老宅”赠与

 

 

闵氏老宅吊脚楼三层,二楼“天楼”楼板为宽大坚实木板。

闵氏宗祠楹联“门庭兴旺家声远,文章华国道脉长。”书法家刘良坤书赠。

惊喜发现古老宅

农民逐渐富裕,撤老房新建砖混楼房不断拔地而起。大英田闵氏老宅两家现闵氏使用人,为保留物质文化遗产,迟迟未撤建。但是,屋顶椁子(木板)、青瓦时而垮塌,难以请人维修。为改善居住条件,春节前后,已经确定撤旧建新日期。

(登校《荣葬吉课》四分之一 显示闵氏老宅地名为“大英田”)

该县文物管理所有关领导,闻听闵氏老宅正堂屋和书房等房所有人闵氏第八十八世书文说,该住宅可能是不可移动历史文物,放弃元宵节与亲人团聚,22日大清早就急忙带领专业人员前往考察,惊喜发现该宅是早清建筑的别具一格的老宅,依法拍照、摄像、丈量、登记、注册。书法界人士刘良坤应邀书写“闵氏老宅”和闵氏宗祠通用联(鹤顶格“闵”姓析字联)“门庭兴旺家声远,文章华国道脉长”赠与。

闵氏老宅获得国家法律保护,闵氏族人特别是所有权人五位堂兄弟,感到十分荣耀,表示一定要保护好祖宗、国家物质文化遗产。

闵氏老宅正房堂屋

建筑距今三百年

大英田闵氏建筑物的年代文字记载,年深月久模糊不清。清朝顺治癸巳年即公元1653年,出生在高县的闵知敬,迁居当时平寨场武村(也有记载为五村)即现在的筠连县腾达镇新合村。知敬生育自新、时新。自新生育两子,其中长子学骞生育一子扈(hu)翁,扈(hu)翁生育四子,其中相贤属长子。相贤生育两子,其中玉先生育一子登校。登校生育三子。传说最初开荒建筑大英田(也有记载为大秧田)住宅者兄弟多,分家时他分得财产主要有10副碗筷和一个粉碎辣椒之类的高48厘米的石器(还存在),他迁居前往大英田挑着的箩筐,一筐放着两个孩子(可能是相贤之两子),另一筐放着石器和碗筷,途中不慎摔倒,碗被石器碰坏,一同宗听到孩子哭声前往安慰夫妻俩,送给他10个饭碗。因此,大英田闵氏住宅,可能是登校的爷爷相贤初建。登校的《荣葬吉课》显示,康熙辛巳(si)年即公元1701年,登校出生,72岁,葬于大英田附近四组黄桷陀。登校出生至2016年已经315年,也就是说该老宅建筑至今可能至少315年。

闵氏老宅板壁到顶

气势恢宏很独特

地理位置。背靠顶鼓山,遥望犀牛山,白虎朝天笑,青龙入穹天,玄武报平安,朱雀舞翩翩。闵氏老宅位于新合村五组大英田,前后左右山峦起伏壮观,后、左、右山泉水通过两大溪沟,流入犀牛山下南广河。古代该建筑的四周、山上原始森林茂盛,闵氏山地一处地名叫“楠木树”, 古代本地桢楠、杨树、柳树、松树、杉树等粗壮标致。闵氏老宅右侧吊脚楼之右侧100米左右巨大的人称“风水树”,1958年大跃进期间被砍伐做柴火烧掉。

气势恢宏。原始、扩建建筑面积,包括上、下院坝大约2600平方米。建筑高大,气势恢宏,吊脚楼高度大约20米。正房、转角、耳房均有一层木板楼,耳房外吊脚楼有两层木板楼,原始建筑左侧转角、耳房后还有佣人使用的厢房。打开正房堂屋大门,即可遥望珙县犀牛山。

木材优质。建筑圆木标致匀称,有桢楠等名贵木材,几乎每根直径都在30厘米以上。堂屋墙壁、楼板的板材宽大厚重,有的坚硬,有的坚韧。立柱下铺垫6厘米厚的枕木板,枕木板下铺垫方正条石,大、小堂屋等房间的立柱几乎没有裂口、虫蛀。

雕刻精美。门担、窗户、大小堂屋、大堂屋大门前两个方石墩,雕刻有福禄双全、招财进宝等精美图案。正堂屋大门上方板壁,“栋宇辉煌,光陵彩凤”木刻行楷大字,精美壮观,观色泽闻气味,可能是桢楠板材制作。

院坝独特。有具古今民居少有的长方形上院坝和下院坝,院坝使用糯米面混合的黄泥、沙土、石灰三合土夯实,坚固如高标号水泥路面。

未遇火灾。300多年老宅,未曾遭遇火灾。据说,仅新中国成立前居住左侧转角一家,发生一次灶房杂草失火,迅速使用大石水缸之水泼灭,未受任何损失。 

买回房产。新中国成立后,中农闵家银(曾用名闵家儒)家庭居住正房。地主家庭迁移另建土墙住宅。四个外姓入住部分房屋,其中左侧小堂屋居住抗美援朝退伍志愿军,之外两间和吊脚楼先后成为当时红星大队的“村公所”、卫生所和五队粮仓。居住外姓家庭,无后人的五保户黄氏夫妻居住至死除外,其他家庭先后迁移。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外姓居住房屋和公房,闵氏第八十七世言诗先后购买。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478830465

声明:转载请注明源自家谱国际官网

在线客服系统
认亲家谱下载

关闭

家谱国际修谱王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