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复姓一般的文言选本(包括中学语文课本)都认为公输盘复姓公输,诸葛亮复姓诸葛。应该说前者没有根据,后者不够确切。
这里得谈一点古代称谓常识。宋代郑樵在《通承》中指出:“三代(指夏、商、周)以前,姓氏一分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氏。氏所以别贵贱(氏,是用来区分贵贱的),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今南方诸蛮此道犹存。”
一般的木匠、棋手、演戏的等是不能归入“贵者”的,他们多是“有名无氏”的。如“弈秋”就是名叫“秋”的棋手,“优孟”就是名叫“孟”的演戏者,他们的“姓”都不知道。“公输盘”所不同的是名与字相连,“公输”为字,在前;“盘”(也写作般或班)是名,在后。这种先字后名连称,也算是尊称了。人称“鲁班”,“鲁”是表明国籍的。再如孔子的父亲叔梁讫,“叔梁”为字,讫为名(不过孔子父亲有姓)。 到了汉代后,姓氏才合二为一。
诸葛亮本姓“葛”,南朝著名史学家裴松之在注《三国志。诸葛瑾传》时说诸葛瑾“其先葛氏”,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无疑应该同姓。这就明确地更正了《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说法。旁证不少,仅举其一,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曲笔》中说:“蜀老犹存,知葛亮之多枉。”
诸葛亮画像
有人说“葛亮”是“诸葛亮”的省称,是不符省称惯例的,如不可能将“司马相如”省称为“马相如”,而将“郦道元”省称为“郦元”是有的。
那么"诸葛"之说又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诸葛亮的祖先是山东琅琊诸县人,后来迁到琅琊阳都,而阳都姓葛的人很多,为了区分本地的葛姓和从诸县迁来的葛姓,就在从诸县迁来的葛姓前面加了个“诸”字。久而久之,就约定俗成,承认了“诸葛”这个复姓。
张继众 男 1952年9月生 回族
自幼受家父薰陶喜爱绘画(父张子美著名画家)亲得真传。
以工笔花鸟、鱼为主,兼工代写,得著名画家寇镇指点,多年的努力使自己的绘画功底逐渐坚实。
现为中央书画院中国书画家,北京东方书画研究社会员,中华清风书画协会创作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北京瀚艺德名士艺苑特邀画家并任秘书长,中国医学基金会爱心大使,华夏东方杰书画院名誉副院长。
作品已编入《当代中国名家书画宝鉴》《中华书画名人录》《世界华人书画作品选集》《世界英豪》《海峡百名书画家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