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轶事典故

闵氏

家谱国际

单衣顺母

    元代郭居敬编的《二十四孝》和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均将闵子骞《单衣顺母》/《鞭打芦花》列为第三篇。文曰:“周闵损,字子骞,早年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锦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手无法握住缰绳。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有诗赞道: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有晋剧《芦花》以此为背景创作。

曹溪一滴

    孔子广收门徒,闵子骞投师孔门。但当时家贫交不起充学费的束修(干肉条),他就为老师奉上一缸精心酿制的佳酿。同学中有人嗤笑说:“曹溪之水,怎能抵得上束修?”孔子闻言,讲学时故意说道:“闵子骞千里求学,精神可嘉,虽是曹溪一滴,远胜束修百条。”闵子骞求学后,读书刻苦,为人沉稳持重,崇尚节俭。” 闵子骞重视道德修养,淡漠仕途名利。

费邑宰

    季桓子想聘请他当费邑宰,管理费地。开始时他不同意,因为他认为季氏是通过篡夺才当上国君的,如果做了他的官,就违背了忠信,所以就推辞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暗指投向齐国)后来经孔子劝说,还是任了费宰,并把家迁到东蒙之阳(即闵家寨)。他治费很有成绩,但看不惯季氏行为,最后毅然辞职,又随孔子去列国游学,病卒于长清县内。

节俭

    闵子骞崇尚节俭,鲁国要扩建新库房,争取他的意见时,他批评说:“原来的库房就很好,为什么再劳民伤财去改造?”孔子赞成他的意见,赞扬说:“这个人平时不乱说,讲出话来就非常正确。”

孔子训鹅

    闵子骞辞官后,日子过的十分清苦。有一天,孔子和弟子公冶长等人路过闵家庄,顺便到闵子骞家看看。闵子骞见老师来了十分高兴,就张罗让妻子做饭。媳妇说:“咱家有大米,做米饭吃行不?”

    闵子骞说:“老师吃米饭倒行,就是没啥菜呀?”

    媳妇说:“咱家还有两只鹅,咱就先把那小的杀了吧!”说着,就把小鹅绑了起来。

    闵子骞说:“俺师徒好几个,这个小鹅不够吃呀?”

   “那就杀大鹅吧!”媳妇说着又把大鹅捆了起来。

    孔子在堂屋里坐着,见闵家贫寒的很。忽听屋后有两只鹅“啊啊”乱叫,就问公冶长:“公冶长,你通鸟语,你听听你闵贤弟家的鹅说什么呢?”

    公冶长竖起耳朵听了听,说:“是闵贤弟见咱师徒来了,要杀鹅给咱吃。两只鹅打谱杀一个,大鹅给小鹅说:‘俺死以后,你要好好给东家看家,白天防着黄狼鼠,夜里小心花狐狸,没娘的孩子要学会照应你自己。’小鹅说:‘俺死后,你甭哭来也甭烦,俺就像一个短命的小孩子,你甭哭坏了身子,没人侍候你。你也得好好给东家把家看,白天防着黄狼鼠,夜里小心花狐狸。’”

    孔子听了公冶长的话,就说:“你去给您闵贤弟说,一对鹅,哪个也别杀,他要杀,咱就不在他家吃饭了。”

    闵子骞最听孔子的话,赶紧把两只鹅放开了,鹅站起来扑拉着双翅,“鹅鹅鹅”地朝闵子骞施礼,闵子骞说:“你甭谢俺,是堂屋里的老师不叫杀你的,你去谢谢老师的不杀之恩吧!”

    两只鹅来到孔子脚下,往上点了三下头就要走。孔子说:“二鹅回来。往后下河不准你把鱼虾伤,你想活来它也想活。头上我给你按个红疙瘩,从今后,你们鹅族要吃青草仁义!”

    鹅遵了孔子之命,从此以后,就只吃青草,不逮鱼虾了。

大风旋起闵子骞墓

    传说闵子骞的儿子闵沃盈平时不听话。闵子骞年迈的时候,嘱咐儿子:“我死了之后,要用个石匣(即石棺材)。” 闵沃盈问他:“你学问这么高,看好穴地(墓地)了吗?”闵子骞说:“一直往南走,抬到高山就行。”

    闵子骞死后,闵沃盈想:我一辈子都没听老爹的话,这次可要按他说的办。于是请人雕凿了一个石匣,又请人抬着寻找有高山的地方。当来到济南柳家店时,天近黄昏,大伙又累又饿,于是把石匣放下,便在柳家店住下了。

    这天夜里,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一直刮到第二天清晨。等闵沃盈出门时发现,放石棺的地方堆起了一个高大的土丘,土丘是昨晚刮旋风时旋出来的。再一打听,原来放石匣的地方就叫“高山”。闵沃盈认为这就是父亲说的穴地,于是祭拜一番后,便带着人回去了。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

 

声明:来源于闵氏宗亲网  家谱国际整理编辑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478830465

在线客服系统
认亲家谱下载

关闭

家谱国际修谱王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