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有根,水有源,人有本。我吴氏源于轩辕,传于泰伯,五千年文明传华夏,三千年吴史遍神州。夫差德薄失国,后裔悲戚流离,感念祖恩血缘,国姓融为一体。迁豫之始,吾祖文盛,世居江西,携兄文贵,袭元武职,驻守武昌,兵败渡江,白马驮谱,转徙金刚台,落业猪头山。悠悠六百载,子孙衍江淮。总堂号:三让堂,称为白马吴氏或白马坟吴氏。
支祖巍公,明代嘉靖举人,由南溪猪头地迁居固始张庄(今淮滨张庄),六世孙遐公,顺治年间游学商城南山竹界岭,即今安徽金寨县斑竹园镇万何吴家湾。在此,得到郑公资助开设私塾学堂,传播知识、教化育人。公知识渊博,为人正直,品行端正,深得郑公及周边百姓赏识。故郑公美意,纳遐为婿,遐公道出已娶妻生子,但郑公执意为之,吾祖感激涕零,恭而受之。乃再娶郑氏,开枝散叶,繁衍子孙。
遐公原籍张庄,娶王、舒两位夫人,生七子:安位(后寻父至竹界岭,随父定居,葬于吴家湾祠堂右后侧)、定位、在位、居位、殿邦、克定、君屏,他们定居张庄,融入当地吴族。再娶郑氏夫人后,生三子:克位、习位、承位。我支即为郑夫人所生三子后裔。遐公逝后葬于吴家湾左后山(地名:蜜蜂进洞),郑老孺人葬于吴家湾右侧梯地。
吾支在竹界岭吴家湾建祠立堂,名为“三位堂”。祠堂徽派建筑,坐北朝南,背山面水,青砖小瓦,原木立柱,细錾石板,石鼓立门,三进九间两明堂,共计1000平方米。对联:支分由白马,派衍肇延陵。即能佐证吾支出自白马坟吴氏。支祠始建已无考,但至今有三次修缮。第一次于1941年由吴佑堃(族长)、吴佑棣领修,1946立祖宗牌位;建国后祠堂作为小学校址,虽未能在家族事务中发挥作用,但是既为育人做了贡献,又避免“破四旧”拆除,幸甚至哉,善莫大焉!后又于1982年、1994年分别由吴善功、吴承海等领修。并于2011年重建神龛、立牌位,又鉴于张庄老家祠堂至德堂被毁、老坟被平,2013年将遐公以上至巍公的牌位请至本祠堂供奉,享受后代子孙的香火孝敬。目前正在进行新的修缮活动!
吾支字辈初为:位、聚、行、忠、之,后与白马坟文盛公总堂三让堂合修统一为:兆、兴、佑、承、善、继、述、崇、伦、远、振、家、尚、德、长、贤、良、守、邦、典、天、保、宜、孔、怀、修、齐、克、自、勉……
星移斗转,日月轮回。遐公自清代顺治迁徙至今,吾族秉承“耕读传家”的家训,历近四百年,以竹界岭为中心,繁衍于鄂豫皖各地,主要集中于本镇万何、王氏祠、黄麦园,有远迁至银沙畈朱湾子、沙河、六安石婆店、湖北宜昌及均州、江西波阳等地。人丁兴旺,目前男丁500余人,全族男女老少3000人。人才济济,共有监生、太学生、庠生数十余人、博士生1人、研究生、本、专科较多多,其中佼佼者:聚奎公(庠生)、行谦公(族长)、忠佐公、之燧公(族长)、佑佐公(庠生)、吴承续(1960年任齐齐哈尔军分区副政委)、吴善发(安徽省建行主任)、吴善述(央企总经理)、吴善良(利民生物公司董事长,金寨县首家新三板上市企业)、吴鹏(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吴宇轩(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吴从焰(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时值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际,我三位堂子孙当以此为己任,坚守祖训,弘扬祖德,传承家风,培育后昆,修好身,齐好家,共同努力奋进!经查访家谱、走访族中尊长,作以上略记,如有不妥,再行更正。
述波、述炳撰于2016年初冬
声明:转载请注明源自家谱国际官网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47883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