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亲丨家谱书店丨家谱国际介绍古今编修家谱的变化

认亲丨

1、最早的家谱

汉代以前记录王室贵族

家谱只是人们最常用的说法。在某种意义上讲,家谱是人另一种意义上的“身份证”,一种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根据记载族群的范围与家谱属性的不同,较常见的名称还有宗谱、族谱、家乘、家牒等。

2、官修家谱

魏晋南北朝开始重视门第高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家谱发展的繁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家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当时从选官到婚姻,都要以家谱为凭,家谱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3、谱牒消亡

唐末门阀制度遭毁灭性打击

唐朝是官修家谱最发达的王朝之一,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先后组织编修了数部大型谱牒著作,著名史学家郑樵曾说:“谱系之学,莫盛于唐。”其实,唐代之所以多次编制官修谱牒,其原因也还是出于对门第的追逐。

4、私修家谱

宋代创制私谱范式

在关于中国家谱起源各种观点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起源于宋代。持这一观点的人之所以会置魏晋隋唐时期大量关于谱牒的记载而不顾,坚持把宋代作为家谱的起源,有他们一定的道理。其实,我们现在的家谱确实是与宋代的家谱一脉相承的,而与魏晋隋唐的谱牒没有太多的传承关系。这一点,从现在存世的家谱大都起源于宋的事实可以得到证明。

 

5、流入寻常百姓家

明清纂修家谱成家族大事

进入明清以后,统治者继续积极鼓励家谱的纂修,康熙、雍正都曾号召纂修家谱,地方官员也热衷于劝说百姓编修家谱,这使得家谱数量大增,甚至达到了没有无谱之族的程度,纂修家谱成为家族生活的头等大事。清代不仅汉人修谱,满人也对修谱十分积极。由于清政府规定满人袭爵、出仕都要查验家谱,因此满人修谱的积极性甚至比汉人还要高。

 

6、如今的家谱出现以下七种改变

一、淡化葬地

二、女儿可以传承

三、子女随父姓也可随母姓

四、离异、改嫁、孀赘新情况的出现

五、启用公元纪年

六、公历农历并用

七、少数族人难以续谱

古今修谱的变化可以咨询家谱(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宗谱编修印刷的机构,拥有一支宗谱编修专业团队,在多年修谱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摸索出了一整套宗谱编撰管理程序,可提供从修谱的发动、编辑、印刷到发谱庆典筹备的全程服务。自宗谱盛行伊始,已为省城及周边地市许多姓氏修谱,均获好评,公司以合理的价格、高水准的优质服务,在各氏族谱编修人士中留下良好口碑。

 

认亲下载二维码

声明:由家谱国际整理编辑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jiawenhua1301

 

公司地址:合肥市包河区马鞍山路与南二环路交口(葛大店)加侨国际广场B-1301

联系电话:0551-85205687

在线客服系统
认亲家谱下载

关闭

家谱国际修谱王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