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姓,中国姓氏,得姓于西周。
程姓在《百家姓》中排名193。据2015年的统计,程姓的人口总数在大陆排名31位。
程伯符
程伯符
程伯符,程氏开宗世祖,一名乔伯,又名二和,周代诸侯,食邑于程,封程国伯,子孙遂以国为姓。他生活在商末周初,(公元前1000年前后),和周公姬旦、周日正帮助周成王定鼎郊溽,修和周郊。
周武王死后,儿子年幼,无力主持国政,便由周武王之弟周公姬旦来摄政当国,史称“周公摄政”。这种现实,霍叔、管叔、蔡叔(史称“三监”)深为不满,他们和被周武王封在原商都朝歌的商纣王之子武庚串通起来,,联合东方商的旧属国奄(曲阜一带)蒲姑(山东博兴一带)和徐夷、淮夷等方国部落,举兵反叛,兵锋直指新建立的西周王朝。这时,朝中的召公,姜尚等人,也被敌人的宣传所蛊惑,怀疑周公真要废幼主而自立。周公耐心的地向召公、姜公等人表白自己的心迹,然后以成王的名义下令出兵平叛。
这个时期,我之宗君伯符就跟随着周公一起东征,东征平叛是一场十分艰苦的战争,在周公亲自指挥下,在伯符等将士齐心协力的勇猛拼打下,经过三年鏖战,叛乱终于平息。这场战争征服了大小方国至少有五十多个,周王朝的势力扩展到东至黄河下游,南到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周公东征胜利之后,将分封制进一步扩大,他以成王的名义,把周王室的子弟、亲戚、少数功臣分封到所有势力能达到的地方,大约71个国。功臣伯符封到广平(一说今河北永年一带,一说在西安附近),谓之程国,并以国为姓。(非显赫之功臣也不会封国)周公摄政7年,还政于成王,成王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富民政策,他敬老慈少,礼贤下士,采取怀柔政策,修和周郊。这个时候,我之宗君程伯符在修和周郊过程中,是朝中“修和”代表,到全国各地安抚诸侯,并获“三异之瑞”,他通过周公向周王献之。“三异之瑞”其中一异为井中之璞(山洞里的玉石,传说和氏璧乃此石所做),二异为泰山之车器,(可能是上山用的独轮车,在当时是较先进的),三异为异亩之禾(是两个穗的优种玉米)。成王见了大喜,尤其是对双穗之禾,特别感兴趣,特令周公做《嘉禾》篇词,还把这些宝物分给鲁等诸侯,用以推广发展生产。成王赐伯符蒲璧,在朝中做“程典令”,这使我之始祖在朝野之中很显赫,很威风。司马迁的《史记》对程伯符有记载。伯符是重黎之后,重乃为南正官管天,黎乃为北正官管地,重黎为颛顼之后,颛顼为黄帝之后。
程氏广平世系 第一世 始祖伯符,公系出高阳氏火正黎后历虞夏商周,至周成王时公献三异之瑞,因封程国伯。后以国为姓。公实程氏开族一世祖,世居广平。生一子廪丁。
程元谭、程 杭、程文休:三十世孙杭于唐末由歙县篁墩迁居休溪。清初,裔孙文休徙临溪徙居丹阳。伯逑自临溪迁镇江又迁丹阳,时贞自休宁率溪桃梅迁镇江再迁丹阳,同为丹阳程氏始迁之祖。
程 庭、程 工:元谭二十六工孙,由歙县上密村迁居休宁蟾溪。
程 杭:元谭三十世孙,世居歙县黄墩,唐末择居休宁临溪。
程 炳:五代后唐同光间自休宁闵口迁至富溪。
程 玖:宋朝自休宁会里迁长垄。
程元谭:江阴程氏之组。
程仲节:元谭后,世居歙县黄墩,唐末徙父镇守东密岩,父卒,归依舅氏于休宁古城。
程福德:元谭四十三世孙,明初由歙邑槐塘下府入赘江村氏。
程式耿:五十三世孙式耿,清初由江村历迁淮扬、武昌、江陵,为江村派始迁祖。
程 宴:清初由新安休宁县东乡浯田村迁居松江娄县泗泾镇。
程廷五:宋淳佑间由绩溪宦居鹿峰。
程可奖:元谭五十六世孙,明历间由婺源溪源迁居宜兴和桥。
程必庆:明朝由婺源溪源迁居宜兴和桥。
程 夏:明朝由婺源渔潭迁至尤溪。
程宗仕、程文智、程文信、程文贞、程文信:元末由婺源香田垅迁居香山。宗仕三孙:文智、文信、文贞,文信之后最为繁昌。
程作画符:仕周成王,食邑广平程国,以国得姓,始迁祖元谭,伯符四十五世孙,东晋初由东阿来守新安,居歙之黄墩。后世裔孙分迁东平、贵溪、宣城、休宁、婺源、绩溪等地。析为四十余派,衍为大族。
程时谦:宋时由开化龙山迁居歙县长源托山。
程贵六、程有讳:宋咸淳间自休宁五需迁来歙县岩镇通济桥东。裔孙有讳相字良济者,以德行闻乡里,明嘉靖年郡守郑某巡地方,手书“百忍遗风”以扁其门,故称百忍程氏。
程廷圣:程廷圣五代后同时由歙县河西迁居郡西槐塘。
程宏祖、程瞻祖、程辛祖:宋淳间由新安槐塘正府迁绩溪仁里,分为三派。宏祖为世禄堂祖。
程敏远:元谭四十九世孙,由绩溪市东迁楼基。
程 诚:明洪武四年迁居绩溪县南乡十都黄茂坦蒲川。
程师和:宋初避难由绩溪程里迁岭北之锦谷。
程孟伟:元谭五十一世孙,自绩溪程里迁居十四都璜上。
程应鳞:明初由绩溪市东迁居六婆坞之洪川。
程 扬:明朝由微州休宁县迁居苏州府城。
程文义:明初由豫章迁怀邑,卜居大洼。
程元潭:从晋元帝渡江大兴三年假节新安太守緌缉流民头通畎□教民孝悌斈俊造于朝民大悦永昌元年当代还百姓让留率不得去诏褒嘉之俄顷率帝闻为之震悼赐其子孙第宅於部之篁墩赐葬郡西。二十三都十里牌其浚子孙遂家于篁墩以是为新安一世之始祖。宋追封忠祐公。春秋八十一。元配:东海徐进女,墓在郡城西十里 绣郷二十三都墓前有双石人,遂名其地曰双石。
程仲五:再四公次子,先世居饶州鄱阳湖瓦屑壩,元未红巾之乱府君由鄱阳黎庶補安庆户籍携家渡江至太湖司空,见河东山水环萃,乃奠厥居焉,为我程氏之始祖也。妣沈氏。生子四:长恩六;次恩七;三恩八;四恩九。公妣生卒失记,合葬泉水龙瓜形同塋巳山亥向有碑。一世祖:程恩六,妣王氏,生子一:宗清。公妣生卒失记,合葬河东万爵宅后虎形。
程 伯:太守府君讳元谭为人清洁敏达晋怀县时历广平太守值胡羯之乱失官弃家徙步归瑯玡王为镇东军谋从之渡江,元帝即立遗周玘为会稽都尉,显荣为豫章都尉,分兵定东土大兴三年新定东阳信安六郡底平府君以襄州刺史假节行新安太守绥辑流民通畎浍教民孝悌举俊造于朝饮民爱之如父母永昌元年代还百姓遮道请留,卒不得云诏褒嘉之俄逝世于郡,元帝为之惊惜,赐田宅于郡之篁墩是为新安程氏始祖墓在郡城西十里褒绣乡二十三都四保墓前绣有双石人历朱元无恙,土人国之名其地曰双石,宋以府君裔孙忠壮灵洗庙祀有灵用越国汪王追爵上世及子孙例封公为忠佑公封忠壮子为忠护侯子超处长民。
程 塋:公字望达,行生一,显公子,智识广大居必择仁与父生营浙省往过湻西慈溪见青山秀丽绿水旋绕虎石西峙九峰东环有垅亩之可井有川流之可钓可聚族于斯遂卜居于此,而为慈溪之始祖,配周氏,合葬金钓捲廉形日一千二百二十号,生子一吾起。
重、黎是古史传说中的“五帝”时期的人物。他的后裔伯符在西周前期被封在程地,建立了程国。古程国的地望在汉晋时期的洛阳上程聚,也就是现在河南省洛阳和偃师交界处。程国的居民以国名为氏,于是就产生了程氏。
传说,上古时候。民间祭祀很乱,社会很不稳定。颛顼高阳氏为了使百姓从杂乱的祭祀活动中解脱出来,安心生产,就委派他的孙子重为南正之官,掌管祭祀神灵;重的弟弟黎为火正之官,掌管民事。后来重和黎的子孙就世袭了这一官职。商朝时封重黎的孙子于程(今河南洛阳市东,也有说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建立程国,称为程伯,其子孙以国名程为姓。
北宋时欧阳修等人修撰的《新唐书》七十五卷《宰相世系表》中说:“程氏出自风姓。”南宋学者郑樵撰写的《通志·氏族略》也说:“程氏,伯爵,风姓。”由此可知,程氏源出于风姓。
除程氏出自风姓外,任氏、宿氏、须句氏、颛臾氏也都源于风姓。风姓为太昊伏羲氏的后裔。太昊伏羲氏属于东夷部族,活动范围在今河南东部、安徽北部和山东西南部一带。河南淮阳有太吴陵,是太昊的都城所在地。
风姓的首领称风后,生活在传说中的炎黄时代,他和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西晋时人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记载,一天晚上,黄帝梦见一阵大风刮起,把地面上的尘土污垢吹得一干二净。第二天早晨醒来,寻思昨夜的梦境,说道:“风能发号施令,是执政的象征。‘垢’字去掉‘土’旁,就是一个‘后’字。难道天下有一个姓风名后的贤人吗?”于是他依据自己对梦境的占解,派人四处寻找风后其人,终于在东海边上找到了他。黄帝把风后请来,拜他为宰相,帮助自己料理政治事务。
风后能文能武,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通晓兵法,著有兵书十三篇,后人称《风后兵法》。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有一次,黄帝和蚩尤在涿鹿之野进行战争。蚩尤施展法术,使大雾迷漫,三天不散。黄帝的将士迷失了方向,无法战斗。风后接受黄帝的命令,制造了一辆指南车,使将士分辨出东西南北,终于俘获蚩尤,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到了黄帝的孙子帝颛顼时期,又有重和黎。是程氏的远祖。《国语》十八卷《楚语》记载观射父对楚昭王说:“及少吴之衰也,九黎乱德,……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故重、黎世序天地,而别其分主者也。其在周,程伯林父其后也。”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一百三十卷《太史公自序》中也说:“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林甫其后也。”这两段话的意思是:颛顼继少吴之后登上帝位,任命重为南正,管天;黎为北正,管地。尧舜时代,又让重、黎的后代继续担任分管天地的官职,一直沿续到夏、商二代。周代的程伯休父,就是重、黎的后裔。
观射父和司马迁都说,程氏是重、黎的后裔。关于重、黎的身世,古人有两种说法。一说重和黎都是颛顼的曾孙。颛顼有个儿子名叫称,称有个儿子名叫老童。老童有两个儿子,就是重和黎;另一说黎是颛顼的曾孙,重是少昊的儿子。
重、黎都是传说中很有神通的人物。颛项继少吴之后担任帝王,当时人神杂糅,祭祀混乱,灾祸频仍。颛顼让重举上天,令黎抑下地,使天和地远隔,人与神分离,称为“绝地天通”。在今人看来,重和黎当然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神力。对此事可以这样理解:颛顼将祭祀上天群神和管理土地民人这两种职责分开,让重负责祭祀天神祖先,让黎负责管理土地和民人。
在古史传说中,重是一个半神半人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少昊的儿子。少昊又称金天氏,和太昊同属于东夷部族。他以鸟为图腾,设置的官职都以鸟命名。他的都城在穷桑,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少吴一共有四个儿子,依次叫做重、该、修、熙。重曾担任过“木正”,他又被称作“句芒”。《山海经·海外东经》说:“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把他描绘成鸟身人面、身骑双龙的神人。又有人说,重是颛顼的曾孙,曾担任“火正”,人们尊他为火神,称做“祝融”。祝融的遗墟在今河南新郑。因为他活动的地域在中原地区南部,因而他的宫职是“南正”。
古人一致认为,黎是颛顼的曾孙。颛顼之墟在帝丘,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黎曾担任过“北正”,一说是“火正”。黎部族主要在中原地区的北部活动。商周时期在今山西长治西南有一个黎国,可能是黎的后裔建立的国家。黎国是商王的一个重要与国,是商王朝的藩屏。因此周文王姬昌为实现灭商的大业,首先出兵攻打黎国,这就是“西伯勘黎”的故事。当时还有一个黎丘,又称黎侯城,在今山东郓城县西。这个黎国一作犁国,又称泥中。位于今河南浚县,汉代又称黎阳。由此可见,黎部族的活动范围是以今河南省的黄河以北地区为中心,西到今山西省东南部,东达今山东省西部地区。
重、黎是古史传说中的人物,他们所处的时代距现在相当遥远,因而他们的身世和官职,史书记载说法不一。关于重的身世.一说他是少吴的儿子,属于东夷部族;一说他是颛顼的曾孙,属于华夏部族。对于这个问题,今人已难以分辨清楚。但是古书都说,程氏出自风姓。从这一事实出发,可以认为重和少昊的关系更为密切,应该属于东夷部族。因为风姓就属于东夷部族。重、黎所属部族记载的混乱,正反映了当时东夷部族和华夏部族逐渐融合,后人已难以准确区分的实际情况。
重、黎在颛顼时分别开始担任掌管天地的官职,他们的后裔世代承袭了这一官职。到了尧、舜、禹时,又有伯益,是帝舜的辅臣。他曾经掌管火,用火焚烧山泽,驱逐禽兽。他能调驯鸟兽,又发明了掘井的技术,能凿地求水。他还和大禹一起治理洪水。大禹临死时,将帝位传给伯益。大禹的儿子启联合友党进攻伯益,将伯益杀死.自己做了国王,建立了夏朝。但是伯益的后裔在夏、商时代仍承袭掌管天地的职位,经久而无失。
程氏得氏之前的远祖,黄帝时有风后,颛顼时有重、黎,舜、禹时有伯益。程氏的得氏,是在西周时期。
传说,周宣王之时,重黎的裔孙程伯休父入朝为大司马,后又因攻占徐方(今山东滕州东南薛故城)有功,被封到程邑(今陕西咸阳市东,也有人说在今洛阳市东),他的子孙有一部分人以地为姓,称程姓。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公元前11世纪时,周公旦公封诸侯,周文王第10子(一说第17子)受封于郇(近山东省临猗县),史称郇侯、郇伯。春秋时,郇国为晋国所并,其子孙以原国名“郇”为氏,后去邑旁,加草头为“荀”氏,春秋时,晋国公族叔受封于荀邑(今山西省正平县西),其后以邑名“荀”为氏。又据《左传杜预注》所载,春秋时,晋国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长子或妾生子)食采于程邑(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其后以邑为氏,称程氏,是为山西程氏。
西周后期,周厉王好利。他以荣夷公为卿士,拼命对百姓进行搜刮。他的奢贪暴虐,激起了国人的不满。他又派卫巫监视国人,一旦发现有非议时政的人就加以杀害。在这种专制高压之下,国人在路上见面不敢互相打招呼,只好用眼睛示意。国人忍无可忍,终于拿起武器围攻这位贪暴的国君。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邑,不久死去。他的儿子姬静继承王位,史称周宣王。
宣王在位时,周公和召公辅政,整饰政务,诸侯来朝,史称“宣王中兴”。周宣王在 国力有所恢复之后, 曾亲自领兵征伐东南方的淮夷,程国的国君程伯休父也参加了这场战争。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雅·常武》篇记载了这场战争,写道:“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 绪。”诗句的意思是,周宣王亲自领兵征伐时叛时服的淮夷,派遣大臣尹吉甫为使者任命程伯休父为大司马。让他在左右摆布 阵势,监戒军队。程伯休父随周宣王出征, 在对淮夷的战争中建立了显著的功勋。后来程伯休父到达都城镐京,在朝廷中担任大司马,封地改在咸阳附近的程邑。
程伯休父担任大司马以后,他子孙中的一部分又以他的职宫——司马为氏,于是形成了司马氏。因此,程伯休父是程氏和司马氏共同的得氏始祖。
程伯休父徙封的程邑,汉代为安陵县,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程邑,又称“毕程”或“毕郢”,是上古时代毕程氏的遗墟。商末周文王姬昌曾在这里居住过。后来密人降周,也迁居于此。因而它不可能是当时程国的都城。
宋代人陈彭年等编纂的韵书《文韵》中有目“以国为姓”,说:“周宣王时程伯休父入为大司马。封于程。后遂为氏,与司马氏同。”《帝王世纪》曰‘文王居程,徒都丰’,故此加为上程。”
据资料记载,伯符是程姓的始祖。由于伯符向周王敬献“泰山之车、井中之玉和双穗之禾”这“三异之端”有功,被周王封在广平的程地,后世子孙以国为氏,称程姓。实则伯符是重和黎的后代。
程氏因程国而得名,先有了程国,程国的居民后来就称程氏。至于程氏在何时何地得氏则诸说纷纭。就程氏得氏的时间而言,有西周初年、成康之际和宣王时期三种不同说法;就程氏得氏的地点而言,也有广平(今河省北鸡泽)、洛阳上程聚和安陵(今陕西省咸阳东)三种说法。
程氏的得氏始祖名伯符,又称乔伯。他是重、黎的后裔,生活在商、周之际。《河南程氏正宗世谱》中有一首《迁徙歌》,写道:“古有重黎氏,程族由发初。历夫周兴际,伯符广平居。”这首歌概括了程氏始祖伯符初封广平的事。
商朝末年,纣王无道,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关中地区有一个周国,在文王姬昌的管理下,政治清明,蒸蒸日上。姬昌得到了许多方国的拥戴,号称西伯。他在位时,已经奠定了灭商的基础。姬昌死后,儿子姬发即位,史称周武王。他继承父亲未竟的灭商大业,领兵东伐,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卫辉市北)打败了商王纣的军队。纣自焚而死,商朝宣告灭亡。
周武王让商王纣的儿子禄父 (又称武庚)留在殷商故土,继续管理殷商遗民。在其周围建立了卫、鄘和邶三国,分封武王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又下令释放被商王纣关押在监狱里的贤人和百姓,将商王纣聚敛的 钱财、粮食散发给贫民和奴隶,然后班师西归。
周武王回到关中的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后,为了统治原商朝的广袤的土地和众多的人民,推行分封制度,将自己的同姓、灭商的功臣谋士和古代圣王的后代封在各地,建立国家。伯符也是古圣贤的后裔,因而被封在广平,于是伯符带领本家族人等,在那里建立了国家。
广平是伯符的始封地,也成为程氏的发祥地之一。后来广平发展成为程氏的首要郡望。但是广乎不是程地,也不是程国。因此,它不是程氏得以命氏之地。槐塘《程氏世谱叙》转引西汉司徒程泰修撰的族谱说:“臣上世祖伯符先封广乎,后得封程国,遂氏焉。”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晋国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长子或妾生子)食采于程邑(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其后裔以邑为姓,称程姓。
春秋时期晋国出现了一些势力强大的姓族。荀姓就是其中之一。荀姓在西周时聚居在今山西省临椅县南部,后来迁到新绛县西。荀林父、荀宾、荀家、荀会等人都是晋国著名的卿大夫,是对晋国政局有一定影响的人物。晋国大夫荀骆的采邑就是程邑。有人说这个程邑就是关中地区咸阳东北的程邑。但是当时咸阳附近应该属于秦国的领地,晋国虽曾拥有“河西八城”,它的领地也难到达咸阳附近。因此我们认为,作为苟驩采邑的程邑, 应该在今山西省境内。因为驩的采邑名叫程邑,他的子孙就以邑为氏,改姓程氏。
程姓在春秋时期已经分布于河北鸡泽、河南洛阳、陕西咸阳一带,春秋末,有晋国名士程本迁居齐鲁大地。三家分晋,程婴的后裔迁往赵国首都邯郸。
秦汉时期,鲁国人程郑举家迁往蜀郡邛崃(今属四川省),且有其他程姓迁往浙江乌程和江西南昌,总之,秦汉时期 ,程姓已在华北长城以南地区繁衍。
三国时程普(河北省丰润)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安家。
东晋程元璋(洛阳上程聚)的子孙定居安徽歙县篁墩,东汉末年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人程秉南迁交州(今广州市)为长史,其分支有的在程乡(今广东省梅州)定居。
西晋时,程姓有人做官到今甘肃武威、张掖,程姓族人开始在祖国大西北扎根落户。
北魏时,洛阳程氏2000多户被迁到东胜州(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安家。五代时,江南的新安程氏从安徽回迁到中山博野(今河北省蠡县),其子孙有迁陕西礼泉者。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今安徽、浙江两省交界处,程姓族人的分布日益稠密,逐渐扩散到江苏、江西、福建地区。与此同时,南达岭南的珠江流域,北到长城外的蒙古草原,西到河西走廊,东达东部沿海,在这一广大地区,都已有程姓族人居住。
北宋建都开封,洛阳为西京,使河南地区程姓复兴,金兵南下时,伊洛二程的子孙也随宋室南迁,程颢的长子迁江苏吴县,程颐的长子迁安徽六安,次子迁金城(今江苏省句容),三子迁池州(今安徽省贵池),河南程姓自南宋开始,成为了我国江南程姓繁衍的主要来源之一。南宋绍兴年间,洛阳程姓有些迁居桂林、贵州。元时,程颐的九世孙程德用又从池州复归业洛阳,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已有程姓。
明清时期,程姓便已分布于我国广大地区。历史上,程姓的分布是北方以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为主;南方是以安徽、湖北、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为主。
全国程姓人群较多的省区,有河南、安徽、山西、河北、陕西、浙江、湖北、江苏、江西、四川、山东、广东、广西、甘肃、宁夏等。下面具体介绍程氏居民较多的县市。
河南省:睢县、嵩县、伊川、洛宁、偃师、太康、鲁山、济源、孟县、登封、兰考、沁阳、开封、唐河、长垣、滑县、尉氏、卢氏、夏邑、修武、巩义等;
山西省:榆次、泽州、清源、太谷、万泉、临晋、绛州、谋城、太平、汶水、汾州、乐平、柳林等;
安徽省:滁州、潜山、怀宁、望江、休宁、黟县、绩溪、祁门、歙县、贵溪、六安、灵壁等;
浙江省:湖州、绍兴、金华、衢州、淳安、建德、鄞县、余姚、平湖等;
江苏省:泗洪、常熟、武进、吴县、吴江、句容、丰县、泗阳等;
湖北省:大冶、阳新、孝感、黄冈、麻城、罗田、嘉鱼、汉阳、随州等;
山东省:招远、东阿、菏泽、曹县、单县、济宁、长青等;
广东省:梅州、河源、中山、潮州、海丰、惠阳、阳江、湛江、茂名等;
广西区:玉林、贺州等;
陕西省:长安、韩城、顺化、礼泉、咸阳、汉中等;
河北省:鸡泽、蠡县、邯郸、赤城、曲周、临漳县漳河南油房村等;
江西省:婺源、德兴、九江、乐平、南昌等;
湖南省:桃源、华容、醴陵、郴州、资兴、桂东等;
四川省:眉山、邛崃、宜宾、云阳等;
甘肃省:泾川、会宁等;
宁夏区:固原、灵武等。
海南省:定安等
福建省:南平,建瓯等。
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省鸡泽东南)。相当于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东汉废入巨鹿郡,三国魏初复置郡。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相当今河南黄河 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自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
安定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相当于今甘肃省景泰、靖远、会 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县地。隋初废。
明道堂、伊川堂、立雪堂:都是根据宋时的程颐、程颢说的。程颐、程颢兄弟二人都是大儒周敦颐的学生。程颐人称“伊川先生”,程颢人称“孟子以后一人而已”。因为他二人能继承孔孟的传统,故称“明道堂”。二程讲学,迟到的站在门外侍听,雪深三尺不知寒,有成语“程门立雪”,故名“立雪堂”。
世忠堂:据《程氏宗谱》载:南宋嘉定年间,当时由高官辞归故里的程珌,希望为有保障乡里功勋的新安程氏共祖程灵洗立庙,于是他号召了休宁会里,陪郭与歙县槐塘的程氏官僚士绅共相盛举。按程灵洗死后,被里人奉为神明,于墓前之千年木下叠大石为坛,春秋时祈祷晴雨。由于庙貌未备,仍然不够庄严,此时程珌倡领宗人捐钱买地,为忠壮公程灵洗立庙,并向朝廷乞赐世忠堂庙额,以彰其德,会里程卓,程覃,陪郭程璋,程瑜均预其事。宋宁宗嘉定十六年赐程灵洗庙额世忠,堂号亦称世忠堂,此应为新安程氏主支堂号。
程姓又以:“安定堂”、“广平堂”、“叙伦堂”、“宏礼堂”、“重本堂”、“四箴堂”等为堂号。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朋友信。见老者敬之,见少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长于我,我必远之。勿谈人之短,勿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人有小过,以量容之;人有大过,以理责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处公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利己,勿嫉贤妒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义合之事则从。崇诗书,习礼仪,训子孙,宽奴仆。守我之分,听我之命。人能如此,天必从之。此常行之道,不可一日无也。
程氏家训为程延在修家谱系作,以示子孙。曾载程氏新安统宗谱。
吾之儿子一莫不孝二亲;二莫弃本逐末苛毁师长;三莫盗贼累耻先灵;四畏四知为人仁义;五远五刑莫犯刑戮;六行六政宽以调民;七躬事廉俭敦厚自裕;八勤习经艺引文自饬;九用九思立德;十无忘好善;凡此十事行之是吾儿也。莫为他技役使。少小须习坟典,敬慎乡闾,增益门户,勤修祖业无令废弛。女须修妇德,莫犯七出!敬依三从!凡在女工皆可学习。自吾先世以来,死无刑戮,生无忝辱,吾之子孙为人谨慎,勤修谱籍,婚宦有次,男娶室家审其门户,女适外族择其良善。比见他族之人,仕宦功高,轻悚族属,豪富长者,欺凌贫贱,公叔并列,为人讪笑,盖由不学谱系,莫知原绪。吾之世儿宜莫如然:三世不修谱,三世无仕宦,三世不学问,便流为小人,辱于先也。
凡治家,宜起早。桌要擦,地要扫。
粗布衣,菜饭饱。孝父母,敬哥嫂。
夫与妻,要和好。一家过,莫要吵。
亲良朋,敬师长。睦邻里,恤贫老。
世间事,耕读好。学贤圣,行正道。
赌博场,莫去跑。种田地,勤锄草。
沙薄地,功要好。养猪羊,莫玩鸟。
学技艺,手要巧。做买卖,要公道。
有良心,莫奸狡。忍耐些,省烦恼。
官钱粮,早完了。出人情,亲自到。
闲是非,不可晓。成家子,粪如宝,
败家子,钱如草。胆要大,心要小。
戒骄傲,防倾倒。钱难赚,莫费了。
减色欲,增寿老。启青年,创家道。
光阴快,人易老。盘心血,直到老。
但为人,要学好。依我劝,福不小。
读一遍,好不少。
一:政宽爱民,勿忘好善。
二:尊师孝亲,敬慎乡闾。
三:谨言慎行,勿近匪盗。
四:躬事廉俭,敦厚自裕。
五:勤修族谱,热心公务。
六:刻苦学习,提高素质。
七:淡泊清心,注重养生。
八:婚丧从俭,切勿铺张。
名 |
生活时期 |
生平简介 |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
||
程伯符 |
周朝 |
程氏开宗世祖,周代诸侯 |
程伯休父 |
周宣王时期 |
官至司马,执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权势重大。 |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
||
程婴 |
春秋时晋国义士,程伯符第十四世孙 |
程门忠义之士。高宗绍兴十一年诏立祚德庙于浙之临安。十六年七月进封忠节诚信侯,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加封忠翊疆济公。 |
程叔本 |
伯符十六世,春秋末年晋国人 |
春秋时期哲学家,与孔子同时代,晋国人,道家思想,但有独特之处,他由“贵生”而重视养生。所著《子华子》一书。对养生有独特的主张。 |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
||
程邈 |
伯符二十三世,秦朝 |
秦代书法家,相传他首行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 |
汉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
||
程元则 |
伯符二十七世,汉朝 |
中国汉朝军事人物。在汉景帝时,程不识担任太中大夫,多次出任边郡太守。 |
三国(220年―280年) |
||
程昱 |
伯符第三九世,三国 |
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三国时魏国名臣 |
程普 |
?—210,三国 |
三国时吴国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 |
程秉 |
三国 |
三国通儒大士。著有《周易摘》、《尚书驳》、《论语弼》,凡三万余言。 |
程元谭 |
公元245―322 |
新安程氏始祖。千古新安第一循良。 |
东晋(317年―420年) |
||
程旼 |
419—518,东晋末年 |
客家的人文始祖、世界客属先贤的杰出代表之一。 |
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 |
||
程灵洗 |
514―568,南北朝 |
南北朝时期将领。 |
程文季 |
伯符五十九世,南朝 |
南朝陈大将。程灵洗之子。历仕新安、临海二郡太守、超武将军、征讨北齐先锋、徐州刺史,加都督,后败陷北齐,死狱中。 |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 |
||
程咬金 |
593年生,生隋,名于唐 |
北齐世家大族之后。程咬金在年少时就非常勇猛,善于使用马槊这种兵器。 |
程名振 |
?―662,唐朝 |
唐朝开国功臣。武德五年(622年),跟随秦王李世民攻打刘黑闼。武德六年(623年),跟随太子李建成打败刘黑闼,升任营州都督府长史,封东平郡公,后改任洺州刺史。龙朔二年(662年),程名振去世,追赠右卫大将军,谥号烈。 |
程务挺 |
?—684,唐朝 |
唐朝安邦平乱虎臣。程名振之子,唐朝名将。程务挺少随父作战,以勇力闻名。 |
程千里 |
?―757,唐朝 |
唐朝将领。程千里身高七尺,高大魁梧,勇武有力。初在西域应募从军,因屡立军功,升至安西副都护。后历任御史中丞、北庭都护、安西北庭节度使。 |
程元振 |
?—764,唐朝 |
唐肃宗、代宗时宦官。与李辅国拥立太子李豫,是为代宗,官至骠骑将军。 |
程日华 |
?—788,唐朝 |
唐朝藩镇割据时期为横海节度使 。 |
程异 |
唐朝 |
唐宪宗朝大臣。唐朝宰相、理财家。出身官僚世家,以孝顺著称。 |
宋朝(960年—1279年) |
||
程羽 |
伯符七十三世 |
二程高祖,宋太祖年间进士,少年聪明好学,能属文。于后晋天福年间(936年),擢进士第,授山东阳谷县主簿。 |
程宿 |
971—1000,北宋 |
宋代浙江省第一位科举状元 |
程琳 |
985—1054,北宋 |
宋朝太师中书令。其先祖为周朝大司马乔伯,封国于程,后遂以为氏,程琳为理学家程颐、程颢之父程珦之伯仲,宋朝大中祥府举人,四年服勤辞学高第,试秘书省,校书郎,泰宁军节度,推官改著作佐郎。 |
程珦 |
1006—1090,北宋 |
二程父亲,最高时的级别是太中大夫,官秩从四品上阶。在兴国期间,积极推行礼义教化,建立县学,兴办书院,鼓励私塾。 |
侯氏 |
1004生,北宋 |
程颢、程颐之母。好读书史,善诗文。聪悟过人,女工之事无所不能。好读书史,博知古今。 |
程夫人 |
1010—1057,北宋 |
古代贤母。苏洵的妻子,苏东坡的母亲。三苏父子成为一代文豪,程夫人功不可没。司马光为她写《墓志铭》 |
程颢 |
1032年—1085,北宋 |
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奠基者。 |
程颐 |
1033年—1107,北宋 |
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他们的理学思想主要见于《遗书》、《文集》和《经说》等,均收入《二程集》。 |
程之邵 |
北宋 |
北宋龙图阁大学士。苏轼、苏辙的表弟。 |
程之才 |
北宋 |
化解程、苏两家矛盾。是苏轼的表兄,也是苏轼的姐夫。程之才工书,九华观音岩有其题字。 |
程俱 |
1078—1144,北宋 |
北宋官员、诗人。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程瑀 |
1087—1152,宋朝 |
宋朝广平郡开国侯。遗著有《奏议》六卷、《龙潭居士文集》一部 |
程师孟 |
1009年—1086,北宋 |
北宋福州贤太守。诗人、旅游家、水利家、文官 |
程震 |
1180年生,南宋 |
治绩为河南第一,诏拜监察御史。 |
程元凤 |
1199—1268,南宋 |
宋代两任贤相。历任太学博士、宗学博士、秘书丞、著作郎、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以忠诚正直著称。 |
程公许 |
?—1251,南宋 |
宋朝嘉定进士。历官著作郎、起居郎,数论劾史嵩之。后迁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又论劾郑清之。有文才,今存《沧州尘缶编》 |
程若川 |
南宋 |
南宋休宁武状元。历任监丞、滁州太守等职。 |
程垓 |
南宋 |
南宋词人。苏轼表兄程之才(字正辅)之孙。代表作品:《满江红》、《水龙吟》、《摸鱼儿》 |
元朝(1271年—1368年) |
||
程钜夫 |
1249年—1318,元朝 |
元朝名臣、文学家。元代四朝元老。有《雪楼集》三十卷。 |
程端礼 |
1271—1345,元朝 |
编撰《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是中国元代一部论述家塾教学程序的专著。史称“读书工程”或“进学规程”。生徒甚众,学宗朱熹。著作有《畏斋集》、《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等。 |
程思廉 |
元朝 |
元朝初年任沿边监榷规运使、解州盐使。思廉由于太宝刘秉忠举荐,给事裕宗,以谨慎诚实著称。 |
明朝(1368-1644年) |
||
程本立 |
?—1402 |
宋儒程颐之后。组织编著有《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等作品 |
程文德 |
1497—1559,明朝 |
永康程氏楷模。明嘉靖八年(1529)以一甲二名榜眼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 |
程大位 |
1533—1606,明朝 |
明代商人,中国珠算发明家、卷尺之父。于60岁时完成其杰作《直指算法统宗》(简称《算法统宗》 |
程惠泽 |
万历年间,明朝 |
“通海龙王” |
程大约 |
万历年间,明朝 |
制墨家,被誉为李廷跬后第一人。著有《程氏墨苑》,列墨品六部,约500余式,其中所收的墨名,如《天老对庭》、《清辉照海月》、《归马牧牛》等今仍沿用。 |
程远 |
?—1617后 ,明朝 |
明朝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印学家。 |
程国祥 |
明朝 |
明代大学士。程国祥历任确山和光山知县、大理寺右丞、太常卿、南京通政使、工部和户部侍郎等职。崇桢九年冬,升任户部尚书。 |
清朝(1644年—1912年) |
||
程正揆 |
1604—1676,清朝 |
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有《江山卧游图》等传世 |
程国彭 |
1662—1735,清朝 |
清代名医,潜心研究各家医著,博采众长,乃精岐黄,医名大噪于康熙、雍正间。 |
程可则 |
生卒年月不详,清朝 |
【广东】“岭南七子”之一,他昭传后世的著作有《海日楼诗文集》、《遥集楼诗草》、《萍花草》《清史列传》等,并传于世。 |
程顺则 |
1663年—1735,清朝 |
是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时期著名的儒学学者。制定琉球官制和礼仪,创建明伦堂。推动儒学在琉球和江户幕府的发展。代表作品 《雪堂燕游草》 |
程开聚 |
生卒年不详,清朝 |
淮北巨富。大地主兼商家 |
程瑶田 |
1725—1814,清朝 |
清代著名学者、徽派朴学代表人物之一。在数学、天文、地理、生物、农业种植、水利、兵器、农器、文字、音韵等领域,皆有深入研究,堪称一代通儒。 |
程伟元 |
1745—1747,清朝 |
红楼梦研究史第一人。搜罗整理《红楼梦》残稿遗篇 |
程文囿 |
1761—1833,清朝 |
新安医学大家。出生世医之家,著有《医述》、《杏轩医案》等书。 |
程矞采 |
1783—1858,清朝 |
清朝湖广总督。清朝政治人物、诗人、书法家,工行书、小楷。著作有《飞鸿轩吟存》一卷。 |
程恩泽 |
1785—1837,清朝 |
清代学者、官员。熟通六艺,善考据,工诗,是近代宋诗运动之提倡者,与阮元并为嘉庆、道光间儒林之首。著有《国策地名考》、《程侍郎遗集》。 |
程廷华 |
1848—1900,清朝 |
程氏八卦掌创始人 |
程长庚 |
1811—1880,清朝 |
清朝同治、光绪时期技艺非凡、声名赫赫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工文武老生,是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之一。 |
程学启 |
1829—1864,清朝 |
太平天国农民军的超级叛将与悍将。 |
程文炳 |
1833—1910,清朝 |
清朝水师提督。 |
程祖洛 |
?—1848,清朝 |
道光浙闽总督。力学成材,平素讲求立身敦品,出仕后所到之地,注重兴学劝农,培育士子,奖励生产。 |
程秉钊 |
1850—1891,清朝 |
晚清著名进士翰林。晚清绩溪三奇士之一。 |
程淑 |
1858—1899,清朝 |
晚清女诗人。爱好吟咏,对词学深有造诣,所作集句《苏幕遮》 |
程德全 |
1860—1930,清末民初 |
辛亥反正第一人。其遗著有《程中丞奏稿》《抚吴文牍》等书。今苏州城外寒山寺,有“古寒山寺”四个大字为其墨迹。 |
程璧光 |
1861—1918,清末民初 |
中国第一个参加美国阅兵式的将军。历任超武舰帮带、元凯舰管带、福建水师学堂教习、广甲舰帮带,广丙舰管带等职。 |
近代(1840年—1949年) |
||
程子楷 |
1872年—1945年 |
一代宿儒 |
程家柽 |
1874年生 |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
程潜 |
1882.3.31—1968.4.5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卓越领导人。清末秀才,同盟会会员,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曾任湘军都督府参谋长、非常大总统府陆军总长,广东大本营军政部部长。 |
程书勋 |
1889年生 |
鲁西南抗日英烈。 |
程喜发 |
1889—1965 |
【二人转】十大宗师之一 |
程天斗 |
1891年生 |
国民党政要、广东省立银行第一任行长 |
程小青 |
1893年6月生 |
中国现代侦探小说“第一人”,是“东方的柯南道尔”。代表作品:《灯光人影》《霍桑探案》《江南燕》《珠项圈》《黄浦江中》 。 |
程意亭 |
1895年生 |
【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 |
程天放 |
1899年生 |
首任驻德大使。系湖广总督程矞采曾孙。五四运动知名领导人,后担任国民政府的官员。 |
程懋筠 |
1900年—1957年 |
中华民国国歌的曲作者。代表作品:曾谱《国立中央大学校歌》、《中华民国国歌》(又名《三民主义歌》)。曾为《中华民国国歌》作曲。著有《抗战歌曲》、《低级文化与民族歌谣》行世。 |
程绍迥 |
1901—1993 |
中国生物药品制造创始人之一 |
程啸平 |
1903—1941 |
抗日将军,黄埔军校第四期。1937年由团长升任第三战区萧文部少将参谋长。1940年任金华警备区少将副指挥,1941年于绍兴对日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8岁。 |
程砚秋 |
1904年12月生 |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艺术大师,著名京剧演员,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 |
程茂兰 |
1905年10月生 |
天体物理学家,中国近代实测天体物理学奠基人 |
程玉兰 |
1907年生 |
河南坠子演员。她擅长演唱的传统曲目有:《昭君出塞》、《小黑驴》、《小寡妇上坟》、《马鞍山》、《蓝桥会》、《宝玉探病》。解放后创作和改编整理节曲有:《四个医生》、《打黄狼》、《伏波记》、《太平僧》、《九红出嫁》等。 |
程载道 |
1909年1月生 |
开国上将 |
程及 |
1912—2005 |
【江苏】属于世界的水彩画大师,出版《程及水彩画集》 |
程学达 |
1913—1987 |
土壤肥料学家。创建土壤肥料研究机构。 |
程华明 |
1917年生 |
航空发动机专家。 |
程开甲 |
1918年生 |
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
程莘农 |
1921.8—2015.5 |
近代中医针灸泰斗。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著名针灸学专家。 |
程十发 |
1921年4月生 |
中国海派书画画匠,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上海中国画院院长 代表作品 《丽人行》,《程十发近作选》 |
程建礼 |
1921—2006 |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大师 |
程正泰 |
1928年—2000年 |
京剧表演艺术家,工老生。拜师于杨宝森先生。 |
当代(1949年—至今) |
||
程元璋 |
1938年生 |
系古雅彩创始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一级美术师。 |
程书钧 |
1939年12月生 |
肿瘤病因学家。中国抗癌协会名誉副理事长。 |
程万琦 |
1940年生 |
金融投资家,国际体育运动领袖,世界海外华人民间领袖。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国际体育组织——国际篮球联合会主席。 |
程宝书 |
1942年生 |
历年来出版了《新编药性歌括400味》、《新编汤头歌诀400首》、《新编针灸大辞典》、《濒湖脉学译注》、《中国药物大辞典》等30余部(册)专著,被世界纪录协会命名为“世界上编著出版中医专著最多的人” |
程国平 |
1952年05月生 |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 |
程光贤 |
1953年5月生 |
中国书画代表人物。 |
程振山 |
1957年5月生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部长。 |
程法敏 |
1958年12月生 |
世程联二届秘书长 |
程连元 |
1961年12月生 |
云南昆明市委书记 |
程应铨 |
?——1968 |
最早参加清华建筑系的人,负责城市规划。 |
程益中 |
1965年— |
现代传播集团副总裁、《东方企业家》杂志执行出版人。 |
程惊雷 |
1967年9月生 |
上汽集团高级技术人员 |
程桂芳 |
1968年8月生 |
世程联主要发起人之一 |
程博 |
1982年生 |
独立电影导演 |
程凯 |
|
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腧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委员,程氏疗法第四代传人,出版学术专著和科普著作20余部。程凯教授倡导“中国式养生”,并创建“大诚中医”连锁医疗机构。 |
程立新 |
|
通化市东昌区沿江小学教师。 |
程引岳 |
|
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程氏榜书创始人,其书法以程氏榜书著称于世,享誉全国。 |
程维 |
|
滴滴快的CEO |
程永 |
|
创建了国家级特色专科的基层好医生 |
程然 |
|
《CCTV2015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 |
程培长 |
|
自建藏报馆集报达人 |
程鹤麟 |
|
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兼《时事辩论会》主持人。 |
程留飞 |
|
婺源县公安局赋春派出所所长,先后荣获上饶市十大法治人物和江西省首届十大爱民警察、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被公安部授予“二级英模”荣誉称号 |
程健君 |
|
河南省民协主席 |
程勇 |
|
荒山变金山蓝莓大户 |
程焕刚 |
|
非物质文化遗产第56代传承人 |
程莲英 |
|
芜湖热心大妈 |
程李 |
|
车云网创始人兼董事长 |
程京 |
|
中国第一家进入世界水平的生物技术公司掌舵人 |
程永革 |
|
国家二级演员 |
程风 |
|
鄱阳县游城乡北塘小学90后的女校长 |
程永良 |
|
83岁老兵程永良获评“全国最美志愿者” |
程昌才 |
|
高级果技师 |
程仁霸 |
|
善恶到头终有报 |
程世莲 |
|
大义婆婆 |
程东芳 |
|
七旬老人的免费理发店 |
程桂芝 |
|
新生儿的“守护天使” |
程俊辉 |
|
为国奉献,保一方平安的好战士 |
程永林 |
|
热血缉凶显英雄本色 |
程厚福 |
|
为民奔忙的全票书记 |
程阳 |
|
【竹雕】91年的非遗传承人 |
程淑美 |
|
程氏“花丝”创始人 |
程瑞瑾 |
|
14年较真印刷劳模 |
程晓健 |
|
中国空军首位女师长 |
程黎 |
|
柔肩撑绿荫 记河南省特级教师、商丘市回民中学教师 |
程万海 |
|
做有情有义的记者, 写有血有肉的新闻 |
程思佳 |
|
新歌声第一四冲程姓歌手 |
程训钊 |
|
摘90KG铜牌创史 男子柔道首夺奥运奖牌 |
程春博 |
|
一个赛马时代的落幕。 |
程云起 |
|
自强与助残者的美丽人生 |
程时运 |
|
为我国高分子材料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
程德庆 |
|
21年坚守着这一个人的观测站。 |
程耀伟 |
|
【山西】投递真情的人——记朔州市邮递员 |
程飞 |
|
与成龙让世界看到中国精神。出色赛车手。 |
程乐园 |
|
访河南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
程蕴昭 |
|
倾尽心力拔“穷根”。2016年10月16日北京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公布了2016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名单,程蕴昭获得贡献奖。 |
程赞宇 |
|
2016WDSF世界表演舞锦标赛中国队:程赞宇 & 白梦洁《人鱼传说》 |
程益春 |
|
程益春,国家级名老中医。他最擅长治疗内分泌代谢疾病,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被称为“降伏糖魔的东方之子”。 |
程宏 |
|
云商产业城创始人、恒泰集团董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