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钱氏宗祠春晖堂位于上海(原闸北区,现新静安区)闸北公园内,是典型的“三进三出”清未民国建筑,青瓦、红砖、白墙;雕梁画栋,丹楹刻桷,层台累榭。内有正房、厢房、下房、雨廊,每个套院内落地高窗,精雕柱梁;外有半环护河,正门面对一座清秀玲珑、青板石刻小桥,桥宽2米,长3.5米,颖立小桥,豁然开朗,正门“钱氏宗祠”四个砖雕大字、端庄古朴,整个建筑前有花园,后有竹林,约占地7亩,丛立在闸北公园花木植被环抱之中。现被闸北区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建筑。
据钱氏家谱记载,钱氏宗祠春晖堂于1918年由当代书法家、科学家钱荣民先生曾祖父出资建造,为了纪念唐末五代吴越国王钱镠,并取名为春晖堂,自1918年至1966年一直为钱氏祭祖、婚丧嫁娶等重大活动之殿堂。
上海钱氏宗祠春晖堂第4代嫡系长子钱荣民先生回忆,钱氏宗祠“春晖堂”堂匾和“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对联,为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张謇所写,堂内另有一块《钱氏家训》红木刻匾,刻匾高1.6米,长9米,由海派文化巨匠吴昌硕大师书写,至今已不见踪影。
钱氏后人大多数遵循“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的家训,所以几千年来,钱氏富豪,大官者几乎没有。自唐末以来开枝散叶,人才辈出,载入史册的名家逾千人。近代以后更是出现人才井喷现象,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穆、钱钟书等众多文坛硕儒、科技巨擎、国学大师,都出自这个“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声明:来源于网络 家谱国际整理编辑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47883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