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寒亭于氏大院

祠堂

潍坊寒亭于氏大院

家谱修谱祠堂

       一、寒亭于氏简介
       据寒亭于氏宗谱(有康熙一修、光绪二修之《于氏麻宗系家谱》,有承前三修之《于氏麻宗系家谱》,有1995年冬重修之《寒亭于氏麻宗际昌系家谱》)和地方史乘(《潍县志稿民社氏族》)记载:于姓最原始之祖先,可上溯至春秋周代之姬周。周武王之子封于邘,即今河南省沁阳县的邘邰村,此正所谓于氏家谱中记载所称邘叔者。其后,随着王朝鼎革和时代发展,邘叔的后裔们去邑为氏,以于为姓,此当为现代于姓始祖姓氏之渊源。
       迄于两汉,于氏先祖中有讳定国者位居卿相,受封于山左之郯城,此应是于姓先祖最早迁居齐鲁之地的记载。于氏家谱亦承认“山左吾族为其苗裔,所以培植者笃也”。《于氏家谱序》认为:“吾列祖列宗乃齐鲁开发之先民。”至元末明初,今潍坊地区在金元治下,战火频仍,民不聊生,元明鼎革,汉军胡骑 争战杀伐,造成全国和今潍坊地区人口急剧减少,于是才有了明洪武二年,全国在山西洪洞县老槐树底的大迁徙移民。这段史实在我们当地许多姓氏家谱中都有记载,妇孺皆知,耳熟能详。
       至明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又诏告天下“徙岛民实内地”,于是世居胶东半岛黄邑文登县赤山镇的滋、旻、麻、纪四兄弟,始迁徙来潍县东乡定居。《潍县志稿民社氏族》中记载:“于氏一族始祖滋、旻、麻、纪,明洪武十八年由文登县赤山镇迁潍县。滋与旻居下密河西;麻居辛阜社河滩庄;纪居下密河东。” 据《于氏家谱》记载,今居寒亭之于氏,尊四兄弟之一的麻公为其一世祖。

家谱修谱祠堂

       此后,寒亭于氏十三世祖现龙由西于家庄子村(该村今属朱里镇河滩社区)迁来寒亭,殁后仍回原驻地殡葬。再后,现龙之侄十四世祖际昌继迁寒亭定居,是为寒亭“于氏宅院”家族来寒定居之一世祖。此后子孙绵绵,历代相传,至十九世学濂捐为翰林院待诏,诰授奉政大夫。学濂之胞兄学经为卫千总,诰授武略佐骑尉候补守府。学濂长子占鳌为“永平府经历,候补知县,钦加同知衔”……箱此肇庆望,诗书继世,入朝的宦,经商兴业,寒亭丁氏从此奠基屮兴。俟后继往开来,发扬光大,改朝换代,迭历剧变,迄今巳传至二十七世,纵览寒亭于氏三百年家族发展历史.可谓英才辈出.堪称世家望族。
       于氏家族在鼎盛时期,土地达到两万余亩,遍及老潍县城东,南北长30里,东西宽20里的范内,土地之多,范围之广,在当时屈指可数。目前寒亭于家大院已经成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堪称潍县农村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目前已经由区政府拔出专款,对于氏宅院恢复修缮一新,展示了潍北当地传统家族特有的宗法人文内涵,内设于氏家族史馆、于氏名人馆、于氏学堂、于氏名人故居,潍县同盟会纪念馆、潍坊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家谱修谱祠堂

       于氏宅院民居,位于寒亭区寒亭街道寒亭村,共包括8处明末清末时期建设的四合院住宅,总面积约2600平方米。现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属寒亭首富于占鳌家族,该家族在乾、嘉、道光时期达到鼎盛时期。据查究,于占鳌长子在长平县任过县令,民国时期于家后人于均生是早期同盟会会员、国民政府参议员。于氏宅院布局采取中国传统之院落式,即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即北屋或南屋或东西厢房),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即四合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规模较大的建筑群。

家谱修谱祠堂

       于氏宅院也是第一届潍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场所,既具有革命纪念意义,又有较高的历史传统建筑价值。现在其中两个院落为区文管所办公场所,两个院落属区房管局,其余四个院落归个人所有使用。当前部分宅院损毁严重,部分房屋在修缮过程中未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住宅原貌未得到很好的维持。

 

声明:家谱国际整理编辑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18715002621

在线客服系统
认亲家谱下载

关闭

家谱国际修谱王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