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阳市于氏祠堂

祠堂

       山东海阳市于氏祠堂

      海阳行村镇桃林村,位于海阳市西南部。村子北高南低,北依黑牛山、凤凰山,东西有两条山塂,南濒黄海,明堂开阔,位置优越。全村一千多户,三千多人口,有于、张、李、刘、王、隋、苏、孙、徐、项、黄、由、陈、赵等14姓,其中人口较多的是于姓。据老县志记载,元统二年(1334),于氏先祖从四川省甘洛县迁来,建村于桃树和梨树林附近,故名桃梨村,后演变成桃林村,另一说为因建村处桃树成林而得名。桃林村于氏也是海阳为数不多的明代以前的土著居民,其他多数为明代移民。

家谱修谱祠堂

       村子东边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建筑———于氏宗祠。建筑坐北朝南,宣统三年(1911)修建正房三间,此三间正房高大庄严,起五脊,正脊两端及四条垂脊中间共计六个脊兽,四条垂脊前端做成撇山裂角。仰合瓦层层覆盖,高大的正脊用大青砖砌成,靠近东西两侧在砖上各留有一个透窗口。东西两侧山墙主体部分用方形的棕褐色石块砌成,其余为青砖。东西南北四角各有一块角柱石、压面石和挑檐石,挑檐石前端下部往里弧形收缩,雕刻成画轴形状。

家谱修谱祠堂

       屋檐下用青砖做成了六层冰盘檐,成菱角和圆椽状。菱形拔檐砖之上的博风砖打磨平整,拼接无缝。仅存的几片排山勾滴兽面瓦当,还在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四角的博风砖,雕刻着“暗八仙”。四块戗檐砖雕,则雕刻着松、兰、琴棋和书画这类象征文人品格及文化修养的图案。房子南侧出檐,四根斑驳的黑漆檐柱落在鼓形柱础上,东西两根半嵌于墙内。檐廊地面青石斜铺,两侧廊墙下部用不规则石块拼接,上面是竖方形廊心墙造型。柱子上部中间的六块雀替和十五块花板已破坏殆尽,幸有十二扇已褪色的朱漆“步步登高”隔扇门窗,依然保存完好。

家谱修谱祠堂

       屋内空间高大,五架七檩梁架之上是青砖望板。正房坐落于露出地面四五十厘米高的台基之上,一根两米多长的整块石条置于两根檐柱中间做台阶。门前院子中间,原有一排四棵一抱多粗的老松树,后被附近中麻姑岛村买走修造了船只,因树木粗大,只得拆了东墙搬运出去。再向南,靠近倒座大门北侧地面有一石头基础,南面东西两角各有一个覆盆式柱础,这是民国五年(1916)增修的护座门遗址,按建制看当年似为垂花门,可惜只剩地基,不能一窥究竟。与护座门同时修建的倒座,则是五间,大门廊居中,东西各两间,由两侧的山墙延伸至北边,将正房东西两侧各余一块空地,然后套起了围墙。这五间倒座东西为圆脊,中间一间为门楼,高耸,四条垂脊。大门尤为气派,门前角柱石上起阳线雕倭角纹,两根半隐的檐柱下面是鼓形柱础,大门上原有一对门神,后毁坏,现存为后绘。

家谱修谱祠堂

       门上四个“寿”字门簪,上面残存垂莲柱及三块花板,两块卷草纹挂落。一东一西戗檐砖雕雕刻着仙鹤和鹿,依稀可辨。门下精美的汉白玉“竹节兽面”门枕石已被凿毁。门廊两侧保留有与正房相同位置同样的风格装饰。两侧廊心墙里高大的砖雕“清供瓶花”只剩下斑驳的痕迹。门上的梁架为拱形顶,刷红漆,造型优美。大门廊地面用方形石块斜铺。

       祠堂门前的两抱多粗的老槐树,解放后砍伐做了火车枕木;村子四周反抗捻军修建的四面各设大门的圩子墙,咸丰年间修建的贞节牌坊,村里的关帝庙、三官庙、七星殿、马殿、文昌阁等文化古迹,陆陆续续消失在战乱和运动中,留给世人的,唯有那日益破旧的祠堂及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老故事。

 

声明: 家谱国际整理编辑

家谱数字化联系人微信 :  18715002621

在线客服系统
认亲家谱下载

关闭

家谱国际修谱王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