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至家族故事

家族故事

       于凤至家族故事

家谱修谱祠堂

       于至辉,张学良将军原配夫人于凤至的曾侄孙。松原市政协常委,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手,松原市丰聚长物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良的原配夫人是于凤至。对于她嫁到张家之后的各种故事,无论是在帅府内的贤良淑德,还是西安事变后对张学良的不离不弃,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是,您知道吗?于凤至的家族至今还生活在东北。其后人还把家族中流传的于凤至老故事,申报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于凤至家族故事的传承人于至辉。如果从于凤至的父亲那一代算起,于至辉是这个家族的第五代传人。
       一、于家产业的兴起   

       于凤至父亲创建“丰聚长”,至今依然在经营。今年50岁的于至辉居住在吉林松原,在那里经营着一家名叫“丰聚长”的公司。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觉得这是个从民国穿越而来的字号。“没错,这个字号是我们老祖爷-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创办的。”于至辉说。如果不说,大概没有人会知道,于至辉正是于凤至家族的后代,“算起来,我应该叫于凤至姑太奶,也就是我爷爷的姑姑。”于至辉说。目前,于凤至家族有大约上百人,居住于各地,而关于这个家族的故事,很多都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延续下来。据《于氏家谱》记载,于氏祖籍是山东省登州府海阳县司马庄。明末清初(又说1644年),于氏家族先人受皇帝恩赐,奉“辽东招垦令”到东北进行农业开发。当时,于家的于友、于朋、于宾兄弟三人同行,在烟台上船来到辽宁营口,又转船沿辽河行至吉林省梨树县,居住数年后,因辽河洪灾迁到怀德县大泉眼村。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就出生于梨树县大榆树村。家族故事里的这位于文斗,不仅自幼聪明、好学,而且少年时代便跟随父亲学习农耕、经商。后来因为辽河洪灾,于文斗举家搬到辽河对岸的大泉眼村,扩大农耕范围,家业日兴,并随之修建府第。“现仅存的于凤至故居,位于公主岭市大泉眼村,就是当初于文斗家搬到大泉眼村所建的房子,于凤至就出生在这里。于文斗转到郑家屯经商,这里位于今双辽市,地理位置优越一些,有利于发展家业,于文斗就是在这里创办了钱庄商号“丰聚当”。数年后,因为扩大经营粮食、木材、食盐等农贸综合性商品,1886年更名为“丰聚长”。 新中国成立以后,老祖爷的这家老字号也经历了公私合营。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又重新延续了这个字号,经营上肯定跟原来不同了,要说有所传承,当年老祖爷经营铁木社,就是贩运铁器和木材。
        二、与张作霖家结缘 

       于文斗牵线,吴俊升救了张作霖。于文斗当时所处的地方匪患严重,有钱的商人几乎就成了土匪侵扰的对象,而“丰聚长”更成为匪徒劫掠的重要目标,于家深受其害。此时,张作霖的部队远道而来,无疑给于文斗带来了一个新的希望。关于张作霖为何来到郑家屯,其中还有一些曲折。据传,原本张作霖的部队驻扎在新民府。有一次,一队日本兵打死了张作霖手下的两个士兵,结果日军只赔了一千两银子了事。于是,张作霖一怒之下命令卫队:“我准备一千五百两银子,你们去给我打死他三个。”此事后来闹大了,时任东三省总督的徐世昌为了帮张作霖避难,同时也希望张作霖在吉林剿灭当地匪患,于是,将张作霖的军队调离新民府,移驻吉林境内的郑家屯附近。对于这一段历史,家族故事里传下来的说法是因为当地有土匪骚扰,于是,于至辉的祖太爷找到徐世昌,希望能够派兵过来保家护院,于是,张作霖便被徐世昌派过来了。无论如何,对于张作霖的到来,于文斗非常高兴。而张作霖也把剿匪指挥部设在了“丰聚长”,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关键时刻,于文斗还请来吴俊升救了张作霖一命。有一次,张作霖率领马队剿匪,交战了一天的队伍疲惫不堪,在一个村落里休整。没想到,土匪反扑回来包围了他们。此时,部队毫无防范,双方对峙很久,张作霖几乎走投无路。就在此时,在郑家屯附近的吴俊升紧急调来一队轻骑驰援,张作霖才得以侥幸取胜。吴俊升在本地小有势力。他和张作霖并无交情,甚至对这个新来的还有些不满。正是我家老祖爷得知张作霖被围困之后,利用他与吴俊升是老乡的私交,才劝动了这支救兵。此后,于、张、吴三人成了‘铁三角’和生死之交。
       三、与张学良的婚礼   

       婚前立契约,不许休妻再娶可纳妾。张作霖跟于文斗之间的交往,从那次救援开始便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张作霖主动要求与于文斗歃血为盟、义结金兰,并且为了报恩,要跟于家结儿女亲家。于文斗之女于凤至,出生在(今公主岭市)大泉眼村,幼年开始在郑家屯生活、学习,性格贤惠,仁慈宽厚。自从荒原遇难被救,张作霖总想回报,直到看见于凤至,张作霖终于想到了办法,于是,便有了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婚姻。有关这段婚姻,也是于凤至家族故事口述史中比较详细的部分。此前曾有过一种说法,就是张学良本人不满意这段包办婚姻。在张学良第一次去郑家屯时候,他甚至都没有走进于家的大门,只在附近玩了几天就回去了。张学良最初来于家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小孩子。他还到于家的粮仓上边爬了一圈,下来的时候,衣服都刮成麻花了。因为这个细节,于凤至的母亲钱氏(都叫她于八奶奶)有点反感张学良。后来还是老爷子说淘小子出好的,这才算是把婚事给定下来了。在订婚时,双方还立了契约,那就是不允许男方休妻再娶,但是可以纳妾。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细节是,张学良和于凤至两个人的婚礼,也像我们现在家乡不在一处的年轻人一样,不止在一个地方举行了一次,而是最开始在于凤至的家乡举行。1915年秋天,帅府的房子还没有竣工,而此时祖太爷的身体情况急剧下降,因为这方面的担心,张学良和于凤至两个人先在于凤至的家乡举行了婚礼,第二年春天才在奉天的帅府又重新举行。沈阳的婚礼于家去了很多亲人,包括于文斗的兄长,但是他本人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去。1917年,于文斗去世。
        四、故事的传承   

       于家传人整理家族故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婚姻,把于凤至这个乡村女孩带上了一个更大的舞台,甚至最后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不过,这段婚姻并非外界所认为的于家攀附张家,于家也是个大家族。于凤至嫁到张家后,于家也带给张家很多的财力支持。数百年来,于氏家族的祖辈先后在吉林省各地生活和创业,现散居在吉林省四平、长春、白城、松原等地。于至辉整理了于氏家族的百年故居、珍贵史料和创业经历、爱国事迹,分别以物质和非物质的形式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民间流传的《于氏家族故事》是于氏后人和民间艺人根据历史事实,口头创作而成,已经申报为吉林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至辉作为传承人,收集了家族中大量的传说、故事,如《祖辈闯关东》《辽河两岸迁居垦荒》《扩建于府的故事》《郑家屯丰聚长商号》《于家人与木板年画》《张作霖兵驻于府》《于文斗巧计救大帅》《凤至订亲》等等,已经以民间文学的形式融为白山松水间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说起爱国爱家,于凤至不比张学良差。我只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在东北大地,于家的往事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去记忆。

 

声明 : 来源于新浪网  家谱国际整理编辑

家谱数字化联系人 : 18715002621
  

在线客服系统
认亲家谱下载

关闭

家谱国际修谱王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