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丨解读杨家将(二)

杨氏丨

内容提要:杨业(约932年-986年),原名叫杨重贵,祖籍太原,他的父亲叫杨信,是后汉的麟州刺史。生于官宦人家的杨重贵从小倜傥任侠的个性,尤其擅长马术和射箭,每次与人出去打猎,他能打得的猎物比别人都多好几倍。成年以后,他被北汉国主刘崇看重,任命他为保卫指挥使,并收到做干孙子,取名叫刘继业。

  杨业(约932年-986年),原名叫杨重贵,祖籍太原,他的父亲叫杨信,是后汉的麟州刺史。生于官宦人家的杨重贵从小倜傥任侠的个性,尤其擅长马术和射箭,每次与人出去打猎,他能打得的猎物比别人都多好几倍。成年以后,他被北汉国主刘崇看重,任命他为保卫指挥使,并收到做干孙子,取名叫刘继业。

  比较有意思的是,他父亲杨信竟然带着自己的领地投靠了北汉的死对头后周,这原本是不可思议的事,但是这样的事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还真的发生了,由于刘继业在北汉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最后官至建雄军节度使,人们送他一个外号叫杨无敌”。

  《宋史》中没有记述“杨无敌”这个名称的由来,在北周时期、宋太祖和宋太宗三个时期,分别对北汉进行了三次战争,战争中都没有见到杨无敌的影子,查看《辽史》才发现,北汉主将杨无敌放在北方边境,专门对付辽人的进攻,在与辽人的战争中,杨无敌真的是所向无敌。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祖赵匡义攻打太原,赵匡义素闻杨无敌的威名,想用重金收买他不得,杨无敌从保护老百姓免受战争之苦的角度劝说北汉主刘继元投降赵匡义,最后刘继元投降北宋,刘继元投降后,赵匡义召见杨无敌,授予他右领军卫大将军。这个是《宋史》的记载。《续资治通鉴》中记录的过程大同小异,但是有一个关键的区别是,刘继元先投降北宋,杨无敌仍然在独守孤城,赵匡义让刘继元去劝说杨无敌投降,杨无敌大哭一场后卸甲见赵匡义,赵匡义大喜,授领军卫大将军,且准许他恢复自己的姓,杨无敌正史更名为杨业。

  两本史书记述的是相同的事件,但是关键的地方有出入,是杨业劝刘继元投降,还是刘继元劝杨业投降?我觉得《续资治通鉴》记录的可能更符合史实一些。理由如下:一是既然杨业能号称无敌,说明他是一个爱打仗和善打仗的人,他还没打就想着生灵涂炭而主动投降,这是不符合无敌的性格的;二是北宋是从南往北攻打北汉,杨业守卫的是北汉北边的城池,先投降的应该是刘继元,刘继元投降后,赵匡胤让他去说服杨业放弃抵抗,杨业一看北汉大势已去,只好放弃抵抗,这也是符合人之常情的,不可能是杨业放弃北边的城池跑到太原来劝刘继元投降,这不符合逻辑。《宋史》说杨业从天下苍生考虑,让刘继元放弃抵抗,这里面其实隐含了一层意思,那就是赵匡义发动的是正义之师,赵匡义击败北汉是顺从了天意,连好战勇猛的杨无敌都不想抵抗了,说明赵匡义的统治是天命所归。估计这是写史人这样记述的主要目的吧。

  得到杨业的赵匡义几乎如鱼得水,因为他在消灭北宋之后的下一个目标是辽国,而杨业具有丰富的与辽人作战的经验,因此赵匡义派杨业到代州为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属潘美节制。太平兴国五年冬天,辽国大军从雁门大举进攻北宋,杨业从小路率领数百骑兵绕到辽军背后,与潘美的部队前后夹击辽军,辽国军队大败。杨业因功升云州观察使。以后辽国望见杨业的旌旗,就不战而走。守边的主将忌杨业威名,屡次向宋太宗上书,诽谤杨业。宋太宗封其奏交给杨业,以表示对杨业的信任。

  赵匡义对杨业的信任不仅没有给杨业带来宽松的环境,反而因为赵匡义的信任让杨业在同行中越来越不受待见,这样的不信任在雍熙三年达到了顶峰,也让杨业遭受了灭顶之灾。

 

家谱国际联系人微信:478830465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家谱国际官网

在线客服系统
认亲家谱下载

关闭

家谱国际修谱王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