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轶事

杨朱轶

修谱续谱修家谱国际

  墨子,名翟,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差不多与墨子同一时期,有一位叫杨朱的伟大哲学家,反对墨子的“兼爱”,反对孔子的“礼教”。主张”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干不干?”

  “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

  禽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

  杨朱默不作答。

  当时的另一位大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孟子就此对杨朱和墨子作了评论:“杨子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张‘兼爱’,只要对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走破了脚板,他也是甘心情愿的。”

  以上是一毛不拔的出处,比喻非常吝啬自私。

  约定俗成是语言特有的形态,不过我今此想提出些看法:

  先肯定一下“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杨朱的这句话应该是消极、贬义的,不过此间包含的大智慧且问世间有几人能理解。无为而治、逍遥游,都存在于理论上,而杨朱却有其实践,只是被世人不屑而已。

  拔一毛?为何不拔?无意义的事情,拔来何用?这句话没有什么辨证关系,如果可以辨证得了,又何必让世间人烦恼,一切只有在生活中理解,有些人机缘巧合中明白了、大彻大悟了,而大智慧是没办法用文字记录下来,不是不想,而是表达不出。我想杨朱其人也存在着表达不出的痛苦。

  杨子的“为我”,主张”贵生”“重已”,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同时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

  试问:达到‘为我’又何必‘为他’,简直多此一举!

  ‘为我’之大境界岂是那么好达到的,为此,一代大智者杨朱没落于群雄中...消弭、没落,在此等心境中说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了。

  再想想禽滑厘问杨朱,杨朱答,以杨的心境再体会一次他说出的话,是何等苦楚!

  第二种解释,杨朱的不为,一毛不拔的思想有其更深刻的含义。试想,当时上有权贵,下有黎民,而杨朱等人亦不过是一黎民而已,拔黎民之毛而舍权贵之责,有一必有二,有二必有三。所以说杨朱的一毛不拔,并不是单纯的吝啬,而是督促统治者们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是真的吝啬,那有何必说出来,既然都一毛不拔了,那么连解释都不要了才好。杨朱此言论也有让黎民警醒之意。杨朱不答禽滑厘,实在有为苍生而苍生不知的苦闷。

  《论语》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遇到一些他称为“隐者”(《微子》)的“避世”(《宪问》)的人。这些隐者嘲笑孔子,认为孔子救世的努力都是徒劳。有一位隐者把孔子说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同上)。孔子的弟子子路,有一次回答了这些攻击,说:“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微子》)

  早期道家和隐者

  隐者正是这样的“欲洁其身”的个人主义者。在某种意义上,他们还是败北主义者,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太坏了,不可救药。有一位隐者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微子》)这些人大都离群索居,遁迹山林,道家可能就是出于这种人。

  可是道家也不是普通的隐者,只图“避世”而“欲洁其身”,不想在理论上为自己的退隐行为辩护。道家是这样的人,他们退隐了。还要提出一个思想体系。赋予他们的行为以意义。他们中间,最早的著名的代表人物看来是杨朱。

 

家谱国际联系人微信:478830465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家谱国际官网

在线客服系统
认亲家谱下载

关闭

家谱国际修谱王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