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部分郑氏源流
郑学芳
镇海蟹浦镇郑氏十七房:
郑氏十七房是宁波郑氏的一张名片和亮点,其历史沿革系郑氏一支南迁后世居之地。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季弟友郑桓公于陝西华县立郑国为王。五代民不聊生,郑氏一族三次举族南下,据清光绪《郑传笈朱卷》载,郑氏一支“宋南渡迁居灵绪乡今镇沿,称路沿郑。传六世之后,分居十七房,始祖贲,明贝也赠登士郎,晋封林郎”,后繁衍成族。现在乾隆至光绪年间建筑,现有郑氏群宅民335户,1024人。现在,由镇海区府拨款俢复,成为旅游景点,租给开元集团公司经营为住宿酒店。郑氏十七房的商帮发迹,名人辈出,文化底蕴十分丰厚。
北仑大榭攙头郑氏:
位于北仑大榭岛开发区,目前经济繁荣昌盛,新房林立,交通十分便捷。攙头郑氏是北仑柴桥后郑村迁至,现有新建小祠堂一座,2015年5月已修好宗谱,他们与后郑村郑氏的排行相同为;“开基绵远,奕叶绍成,作求啟泰,怀德维宁,秉迪善良,聿来錫祚,永修勉学,益增其裕,嘉谟伟树,纯佑嗣昌,振家衍庆,观国扬芳”。所不同的是字的写法而同音;芳与方,惟与维,緯与伟而言。
北仑柴桥后郑村郑氏:
后郑的始祖是郑氏三公后裔郑翼,在宋哲宗年间(1086-1100年),由杭州钱塘坞迁徙海晏(柴桥)落户,遂成大族。据《水源木本召房谱》载;开公讳鹏,字九霄生于宋太祖建隆三年壬戍(962)二月十六日,配妻胡氏,卒葬钱塘玉山,生子讳鳌。公本淮上人商于钱塘坞,据此鹏公就是芦江郑氏开发始迁祖,下传至第四代远公时其子讳翼字文翔,居于芦江,继承祖辈,开发创业大兴土木,丁旺业盛,后至奕字辈,奕公后裔称郑氏十八房。我到后郑村采访的郑富荣老先生说周边的前郑村,高村,陈胜村,河上坑自然村,洪溪村,小门村,下林村,白峰司前大岙郑家,太平岙村,马婆村,龙头岙郑家,郭巨南门郑家,三山咸昶郑家六横小湖郑家,北仑大榭攙头郑氏都是我们一支始祖。以上郑氏除大榭,均无宗祠和修谱。
江北区慈城半浦村郑氏:
慈城半浦村郑氏是宁波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是多支郑氏聚居地,曾有“三庙六祠堂”,其中有五座是郑氏祠堂,现存的一座也没有,宗谱现藏于北京图书馆,分别有清道光已亥年,光绪壬辰年,民国十年三种版本。出有很多名人,郑世璜其中一位,是中国茶业出国考察第一人。有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著名银行家孙衡甫等。有早期著名藏书楼“二老阁”,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族与北仑大榭攙头郑氏有密切关连。
鄞州区樟水郑家村郑氏:
我走访了该村老村长郑行如先生,该村有1030户大村,人口2530人,百分之九十为郑姓。是河南荥阳南宋迁居到余姚中村,于洪武三年1371年余姚中村郑添公率儿子裕八和裕九兄弟俩在该村定居,建有上祠堂和下祠堂,现均拆毁。历史上曾修谱七次,分别在1737,1820,1854,1873,1893,1913,1946年,文革中均焚烧。现存的家谱为小量。村内有二院院士火箭卫星专家郑哲敏先生,当年有胡总书记奖励500万元。,其弟也是名人郑维敏先生,其堂兄为云南省解放后第一任省委书记,宁波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老板出生于该村。
鄞州区姜山镇新汪村郑家庄自然村郑氏:
该村郑氏户数不多,只有几十户郑姓,有堂前一间,有老谱一箩,很为宝贵,放在堂前中,无人保管,也无人复制,熟为可惜。
东钱湖韩岭村郑氏:
户数也不多,几十户郑性,但历史要比殷家湾郑氏早二代。
舟山普陀区沈家门郑氏:
有一支是以理公和殷家湾以玖公是兄弟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可能是该族。另一支是殷家湾郑氏,到沈家门外海捕鱼迁徙定居在此,这次殷家湾郑氏修谱都认祖连接上。
关于三门县珠岙镇独山村郑氏,温州苍南县灵溪镇观美村郑氏已在上几期本报详细报道,这里不作介绍。当然我出生地东钱湖殷家湾郑氏也作详细报道,这里要说的是我们来殷家湾也是和樟水郑氏同年在于洪武三年1371年,是我们进一步到余姚鹿亭镇中村了解核实,我们始祖是否来自那里。
我呼吁宁波郑姓人士,团结协同,继续共创祖先伟业,修祠修谱,继承优良传统历史文化,兴起“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郑氏文化研究活动,一个人还不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那是一种忘恩的表现,是不可取的。因此,大家都有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衷共济,与时俱进,为郑氏文化研究贡献一份力量,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智慧出智慧。
声明:家谱国际整理编辑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187150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