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郑氏荥阳郡起源及人口分布

郑氏起源

永定郑氏荥阳郡起源及人口分布

       郑姓,系自姬姓,轩辕帝后裔,公元前八○六年周宣王封弟姬友(讳桓)于京畿郑国为侯(今河南省华县),为郑姓起源。

       周幽王时,郑桓任司徒,后见王室多故,遂将财产和部族、家产连同商人东迁到郐、东虢两国间,作为建立郑国之基础。后郑桓死于犬戎之乱,其子郑武继承父志,护送平王东迁之后,在今河南荥阳建立新郑国,正是荥阳这片土地,定郡为荥阳。

       公元前三0五年战国时,郑国为韩所灭,子孙播迁于陈、宋(今淮阳县、商丘县)之地。

       永定郑氏均为荥阳郡,共分布12个乡(镇)39个行政村,仅凤城、城郊就有“三龙七坑”之说。总人口为13150人。被全国300家姓氏排列为第二十三位。占人口总数的2.9%。

家谱修谱祠堂

第一节   源流

       永定郑氏始祖,谱载为宋丞相郑清之。近年来,永定郑氏族谱编委会对旧谱及1996年版《永定郑氏族谱》进行考证。依《宋史》、《宁波郡志》、《四明谈助》及上海图书馆藏谱,郑清之高祖郑洽,曾祖郑旦,祖父郑覃,父亲郑若仲。郑清之(1176~1251)字德源,号碧泉,又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原籍浙江鄞县,宋理宗时,历任左、右丞相兼枢密院使等职,封太师齐国公。郑清之在朝忠心为国,力主抵抗外侮,恢复中原,任用贤能,优抚百姓,备受尊敬。宋元之交,为避元祸,祖妣萧氏夫人携子子铸从浙江鄞县迁来汀州路上杭梅溪寨(今永定县城郊乡龙安寨)定居,下传裔孙现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及海外。留居永定者为郑清之四世祖唐杰、唐举、唐彦下传“十三户”裔孙。郑清之卒于官,子孙将其灵柩从浙江运下,葬于龙安寨水口,夫人萧氏葬于广东大埔太宁棋子隔。

第二节 分布

一、高陂镇

西陂段斜村。该村郑姓属“万生户”。系郑清之脉下九世郑仕达传十世郑继祖从龙安寨迁来开基,已繁衍30代55户280人。

坪寨村郑屋。该村郑姓属“万生户”。系郑清之脉下十六世郑启应、郑启玉从湖雷桔树村迁来开基,已繁衍  代   户   人。

坪寨村圳背。该村郑姓属“万生户”。系郑清之脉下十一世郑永富从龙安寨鱼子湖迁来开基,已繁衍29代10户52人。

曾坑村。该村郑姓属“荣昌户”。与虎岗汉洋同一脉系,现已繁衍30代28户168人。

曲峰村。该村郑姓属“荣昌户”,与虎岗汉洋同一脉系,现已繁衍30代17户96人。

二、虎岗乡

       汉洋村(包括龙溪)。该村郑姓属“荣昌户”,系郑清之脉下八世郑廷仰、号太宁于明崇祯七年(1634)从龙岩赤水迁来汉洋开基,后裔现分布虎岗汉洋、龙溪、高陂曾坑、曲峰及上杭锦坊、龙岩等地。永定境内仅虎岗已繁衍30代247户986人。

三、培丰镇

文溪村。该村郑姓属“文盛户”。系郑清之脉下十二世郑良虎(号廷芬)从城郊古镇恩坑迁来开基,已繁衍31代439户2600人。

四、抚市镇

里兴村。该村郑姓属“景福户”。系郑清之脉下八世郑子祯传九世郑德熙从湖雷岩前迁来开基,已繁衍27代10户52人。

五联村横街子。该村郑姓属“景福户”。系郑清之脉下八世郑子祯传九世郑德懋十世郑显从湖雷岩前迁青坑再迁横街子开基,已繁衍28代6户28人。

五联村小片。该村郑姓属“永隆户”。系郑清之脉下十七世郑南山从龙石示迁来开基,已繁衍30代26户135人。

五湖村樟坑。该村郑姓属“源兴户”。系郑清之脉下八世郑子良传九世郑得荣从城郊恩坑迁来开基,已繁衍29代21户96人。

东安村三重溪。该村郑姓属“景福户”。系郑清之脉下十世郑郁公从湖雷岩前迁来开基。已繁衍28代5户26人。

园山村。该村郑姓属“源兴户”系郑清之八世郑子良传十一世郑铭仟从城郊恩坑迁来开基,已繁衍29代45户215人。

五、湖雷镇

岩前村。该村郑姓属“景福户”。系郑清之脉下七世郑均实传十一世郑宗懿从城郊龙安寨迁来开基,已繁衍30代99户108人。

桔树村。该村郑姓属“万生户”,系郑清之脉下五世郑桂芳传十一世郑英斋从城郊龙安寨迁来开基。已繁衍29代239户1132人。

溪口村象基。该村郑姓属“永隆户”。系郑清之脉下十二世郑穆庵传十九世郑德兴从风城龙石示迁来开基,已繁衍   代   户  人。

六、金砂乡

接应铺村。该村郑姓属“兴富户”。系郑清之脉下四世郑唐杰留居永定九世郑原吉十世郑以通、郑以敬从龙安寨迁来开基、已繁衍27代16户61人。

上金古木督村。该村郑姓属“源兴户”,系郑清之脉下八世郑子良传二十一世郑桂材从城郊恩坑迁来开基,现已繁衍至28代10户42人。

七、仙师乡

大阜上村。该村郑姓属“长盛户”,系郑清之脉下第九世郑得隆从城郊龙安寨迁入。已繁衍30代48户220余人。    

大阜下村(南阳)。该村郑姓属“必兴户”,系郑清之脉下第九世郑德和从城郊龙安寨迁入。已繁衍31代138户500余人。

大阜寨背岭。该村郑姓属“必兴户”,系郑清之脉搏下第八世郑友华从城郊龙安寨迁入。已繁衍28代40余户200余人。

恩前村。该村郑姓属“长盛户”,系郑清之脉下二十四世郑加坤由大阜上村迁入。已繁衍28代8户21人。

八、峰市镇

俄子陂村。该村郑姓属“万生户”,系郑清之脉下第八世郑禄兴从城郊龙安寨迁入。因建“棉电”整村迁移凤城沈家坪,仙塘背迁移凤城东溪村。已繁衍31代60余户290余人。

樟坑村。该村郑姓属“景福户”,系郑清之脉下第八世郑子宁从城郊龙安寨迁入开基。已繁衍28代38户150多人。

九、城郊乡

       龙安寨村(原名梅溪村),该村属永定郑姓祖地。其中郑姓多数属“源卿户”,留居龙安寨还有少数“万生户”(居涵水湖)及“景福户”(居郑坑),全村已繁衍31代258户,1194人。

龙门南山下。该村郑姓属“荣昌户”,系郑清之脉下第十世郑梓山从城郊龙安寨迁入开基。已繁衍29代50余户200余人。

龙门蝉梨树下。该村郑姓属“源卿户”,系郑清之脉下第十一世郑献从城郊龙安寨迁入开基。已繁衍28代40余户200余人。

龙门瑶前村。该村郑姓属“文兴户”,系郑清之脉下第九世郑文斌从龙安寨迁入开基。已繁衍28代20余户100余人。

小坑口村。该村郑姓属“文兴户”,系郑清之脉下第十世郑环从城郊龙安寨迁入开基。已繁衍28代40余户150余人。

牛子坑村。该村郑姓属“文兴户”,系郑清之脉下第二十二代郑铛子迁入开基。上祖失考。已繁衍二十五代4户13人。

恩坑村。该村郑姓属“源兴户”,系郑清之脉下第八世郑子良从城郊龙安寨迁入开基。已繁衍30代110余户510余人。

桃坑村。该村郑姓属“永隆户”,系郑清之脉下第十一世郑昂从城郊龙安寨迁入开基。已繁衍30代90余户580余入。

古镇坪村。该村郑姓属”源兴户“系郑清之脉下第九世郑得信从城郊恩坑村迁入开基。已繁衍30代19户75人。

黄泥坑村。该村郑姓属“源兴户”系郑清之脉下第九郑得信从城郊恩坑迁入古镇坪,二十一代郑廷瑜(号翰玉)嘉庆十二年(1807年)再迁黄泥坑开基。已繁衍30代35户156人。

茅科里村。该村郑姓属”源兴户“,系郑清之脉下第十二世郑廷弼从城郊古镇坪迁入。已繁衍28代13户50余人。

樟坑村。该村郑姓属“永隆户”,系郑清之脉下第十八世郑承恩从城郊龙石示迁入开基。已繁衍31代41户150余人。

下斜村。该村郑姓属“永隆户”,系郑清之脉下第十四世郑石松从凤城镇龙石示村迁入开基。已繁衍29代31余户100余人。

上小坑村该村郑姓属“永隆户”,系郑清之脉下第十四世郑宁川从凤城镇龙石示村迁入开基。已繁衍28代29户100余人。

兰地村。该村郑姓属“万生户”系郑清之脉下十世郑文瑞传十二世郑世华,郑世荣。从龙安寨迁来开基。已繁衍29代4户27人。

十、凤城镇

东方社区

围楼下。该村郑姓属“源卿户”。系郑清之脉下十二世郑用卷传十三世郑仕明从龙安寨迁来开基,已繁衍30代户。

汽车站后。该村郑姓属“源卿户”。系郑清之脉下第廿二世郑茂顺下传一脉,上祖脉系失考,已繁衍29代人。

东门半街。该村郑姓属“万隆户”,系郑清之脉下第十五世郑达五从龙安寨迁来城内开基,已繁衍29代人。

东门盪耙街。该村郑姓属“复昌户”,系郑清之第廿二世郑洪献一脉,上祖脉系失考。已繁衍29代人。

南郊社区

沙岗村。该村郑姓属“万隆昌”,也有属“复昌户”。系郑清之脉下第九世郑克智三子郑王车王兴从龙安寨迁来城内开基。二子郑琛居沙岗。已繁衍30代30户183人。另一支为郑克智二子郑澍兴从龙安寨迁来城内开基,十世郑朴斋居岗洋坑,已繁衍29代人。

枫尾村。该村郑姓属“万隆户”系郑清之脉下第九世郑克智三子郑王车王兴从龙安寨迁来城内开基,四子郑碧居枫尾,已繁衍28代30户151人。

三角坪。该村郑姓属“万隆户”,也有属“永隆户”。系郑清之脉下第九世郑克智之子郑王车王兴从龙安寨迁来城内开基,三子郑瑄居三角坪已繁衍28代50户175人。另郑清之脉下廿四世郑群彩从龙石示  迁来三角坪开基,上祖脉系失考,已繁衍至30代人。

南门协和店。该村郑姓属“源卿户”,系郑清之脉下第廿三世郑芹华一脉,上祖脉系失考,大部份外迁广西、广东,留城内者因城建需要迁台边、三角坪等,已繁衍 。

南门丰裕店。该村郑姓属“长盛户”,系郑清之脉下第九世郑得隆从龙安寨迁仙师大阜上村开基,后第十九世郑融人五子郑联芳、九子郑萃芳从大阜迁城内南门开基,已繁衍30代39户280人。

柑子树下。该村郑姓系“永隆户”,系郑清之脉下第十三世郑睦斋从龙石示迁来城内开基,已繁衍30代15户82人。

西北社区

新巷口。该村郑姓属“源卿户”,系郑清之脉下第十八世郑聚英从龙安寨迁来城内开基,现新巷口已折除,裔孙迁环城西路、中心坝、金凤开发区等,已繁衍30代18户78人。

北门。该村郑姓属“万生户”及“复昌户”。系郑清之脉下五世郑桂芳传十世郑宗远从龙安寨迁来开基,裔孙现已散居城内,已繁衍30代   户  人。另一支系郑清之脉下系九世郑克智传十世郑澍兴从龙安寨迁来城内开基,第十一世郑文昌居北门,已繁衍28代15户87人。

书院社区

龙寨山下。该村郑姓属“永隆户”,系郑清之脉下第九世克智长子郑隆兴从龙安寨迁来开基,十二世郑确庵属龙石示 山下,现已繁衍32代233户825人。

龙寨圳上。该村郑姓属“永隆户”,系郑清之脉下第九世郑克智长子郑隆兴从龙安寨迁来开基,十二世郑穆庵居龙石示圳上,已繁衍31代75户263人。

新寨。该村郑姓属“万隆户”,系郑清之脉下第九世郑克智三子郑王车王兴从龙安寨迁来城内开基,六子郑瑗居新寨,已繁衍27代3户13人。

十一、歧岭乡

龙湖郑屋村。该村郑姓属“复昌户”。系郑清之脉下九世郑克智次子郑澍兴传十四世郑继龙从风城迁来开基,已繁衍31代23户106人。

筀竹村。该村郑姓属“兴富户”。系郑清之脉下四世郑唐杰传十世郑以顺从龙安寨迁来开基,已繁衍  代  户人。

豪林村。该村郑姓属“荣昌户”。系郑清之脉下八世郑文彪传十世郑景从城郊龙门迁来开基,已繁衍29代52户238人。

石培村。该村郑姓属郑唐彦房。系清之脉下四世郑唐彦传十五世郑益清、郑大胜从广东大埔茶阳大觉大常坑迁回定居,现已繁衍30代9户59人。

十二、下洋镇

思边村。该村郑姓现仅有兄弟3人,从广东大觉迁来开基。

家谱修谱祠堂

第三节 谱牒

       永定《郑氏族谱》,电脑排版16开本,1996年6月出版,由永定郑氏族谱编纂委员会编辑。名誉主任郑天筹,主任郑灿辉,副主任郑楚洪、郑毓庆、郑其良、郑葆元,委员郑沂宾、郑志和、郑庆章等共43人,责任编辑郑葆元。该谱由郑灿辉作序。载有郑氏国姓源流、世系,迁徙和入闽入永郑氏始祖郑清之脉下的源流、世系、分布以及旧谱序、碑文、祠文、祠联、家训等资料,全谱约50余万字。

       2003年7月,永定郑氏族谱编委会根据近年来对旧、新谱内容的考证,编印、出版“永定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丞相郑清之墓整修纪念册”,重新认定郑清之以上脉系源流。

第四节 文物古迹

祠庙

永定县城原有3座郑氏宗祠,即内祠、外祠、鹰扬祠。

       郑氏内祠属郑清之传下的永定郑姓所共有,座落于南门丰裕店背后,柑子树下西侧。该祠规模宏大,装饰豪华。整座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三堂两舍结构,东西厢房与大厅连成一体。屋盖红檐绿瓦,梁刻飞禽走兽、人物花鸟,大厅竖四支盘龙环绕的直柱,更显得气势恢宏。门顶竖有“圣旨”牌一块,周围刻有天官赐福、八仙过海群相,巍峨壮观,富丽堂皇。每年农历二、八月初十春秋祭祀时,县内郑氏宗亲都前往顶礼膜拜,香火鼎盛,新中国建立前从未间断。现址为县农业局。

       外祠是江西、广东、福建三省郑清之传下子孙所共有,座落于南门城外大路巷三角坪。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与内祠形式相似,亦是双堂两舍结构,正厅坐北朝南,大门坐西向东。郑姓人将城墙比为灯盏,流经外祠背面的圳水比为灯芯,祠堂灯火通明,犹如灯芯点火,故被称为“灯盏形”。

       外祠由于年久失修,土墙老化,桁桷残缺,老一辈的郑姓深感有失郑姓名声,于是组建修祠委员会,发动江西、广东、福建三省的郑清之子孙捐资重修,经一年时间的努力,重修工程竣工,宗祠焕然一新,随后于1948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举行大宗祠进火庆典并进行公祭。现址为南郊居委会。

       鹰扬祠 : 在永定县城北山之麓,抗战时曾设大诚高中,拆除后改建为县委干部宿舍。

 

 

声明:家谱国际整理编辑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18715002621

在线客服系统
认亲家谱下载

关闭

家谱国际修谱王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