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说:“女子不入祠,女子不入谱。”翻阅古代家谱,发现,在封建社会,女性在本姓家谱中,虽然也入谱,但是信息量非常少,且不体现在世系图中。在家谱中,每个男丁都单列词条,而女性则只能依附于父亲名下,如“女一,适余正明”。在家谱中仅记载女儿的数量和出嫁人家,连名字都没有。
在丈夫的家谱之中,也仅是附庸式地记入,只记姓、不记名,如“刘氏”等。连名字也被“分割肢解”了。在传统家谱之中,无论是本姓家谱,还是夫家家谱,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名字。家谱国际收藏的家谱中,有些女儿不但能入谱,甚至还有传记,在家谱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类女子多为有历史影响的女子或烈女、节妇一类。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民国时期,女性地位有所提升,反映在家谱上,也有些细微变化。家谱国际报道,有的家族在编修家谱时,会记载女儿的名字,比起过去,女儿无名已有进步。
古人修家谱,遵循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的原则。李氏家谱最后一次修纂是1939年,直至2012年还未重修,间隔已远远超过60年。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一个合适的“编辑”。
李方芳的父亲在世时,就与叔叔们多次商量修纂族谱的事,却迟迟未敲定。在他们眼里,李方芳是家中能担此重任的“不二人选”,可女子入谱已经是时代造化,修谱谈何容易?族人会怎么看?李方芳又会不会愿意接手?直到李方芳父亲去世,叔叔们也并未想出答案,修谱之事依然没有着落。
“我从小受传统教育影响很大,一开始叔叔们来问,我都无法答应修谱。”李方芳说。“自从父亲去世后,我的想法慢慢变了。大叔今年已70余岁,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做好这件事,我也希望能圆父亲的修谱之愿。”
声明:家谱国际整理编辑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18715002621
公司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国防艺术区南6排6号家谱国际
联系电话:010-57110981
公司地址:合肥市包河区马鞍山路与南二环路交口(葛大店)加侨国际广场B-1301
联系电话:0551-85205687
公司地址:六安市金寨县大别山玉博园许愿树旁家谱国际
联系电话:0564-735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