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白姓的历史及白氏始祖

起源

       白姓在我国回族姓氏中属 “准回姓”,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山西、山东、辽宁、河北、安徽、青海、内蒙、甘肃、吉林、黑龙江、宁夏、天津及河南。而河南则以开封、孟州为多。今周口境内白姓回族主要是清代经怀庆府孟县桑家坡移入,怀庆是明代山西向河南大移民的第一中转站,周口白姓回族应属“洪洞大槐树”迁民后裔。周口白姓回族主要分布在川汇区、太康县城南关、淮阳县城北关、项城市等。

修家谱续家谱

       据历史文献记载,回族白姓来源有三:一是取自回回名字(泛指回族在使用汉语之前其母语姓名》之首音,回族白氏族谱大多认为他们是元代伯笃鲁丁、伯颜子中、伯颜不花、伯颜察罕之后裔,因“伯”、“白”对音,其后裔先取“伯”立姓,后改为“白”姓;二是赐姓,据《新元史》载,西域回回人察罕被元仁宗皇帝于延祐年间赐姓“白”,其后裔以“白”为姓;三是来自西亚中亚的白达国和九姓胡人。

修家谱续家谱

       白氏始祖之一的伯笃鲁丁,是元代的一位政治家和诗人,桂林《白氏族谱》:“伯笃鲁丁公,原答识蛮人也。肇籍江宁(今南京),元时举孝廉成进士。”伯笃鲁丁至元三年(1266年)任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副使,至正元年(1341年)由礼部侍郎迁秘书太监,官至潭中路总管。伯笃鲁丁能诗善文,被称为西域十二诗人之一,其诗散见于《元诗选》、《山居新话》、《王蓬梧溪集》之中,《粤西文载》、《桂林府郡志》等也录有其文。伯笃鲁丁在婺州(今浙江金华)期间,捐资修建石门洞书院。在任赣州路、建德路达鲁花赤和潭州路(长沙)总管期间,口碑颇佳,明初文学家陶宗仪在他的《南村辍耕录》中称其为“度量浑深”、“厚德君子”。

修家谱续家谱

       另一位白氏先祖伯颜子中,世家西域。伯颜子中一生写了好多诗文,今传世的有14首。以即景抒情之作《春日绝句》、《过乌山铺》最为有名。诗文笔调空灵,描绘形象,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所著《子中集》,被收入《元诗选》。

       回族白姓自唐代至今延承了1200余年,而白氏族人尚文之风代代相传。当代最有名的大师级人物,当数白寿彝和白先勇。

修家谱续家谱

       据广西回族《白氏族谱》记载“白氏祖籍为江南江宁府上元县。(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水西门)。元朝进士伯笃鲁丁正是我们家族的始祖,回族人。伯笃鲁丁原来是阿拉伯人的名字。元朝时期,成吉思汗出兵中亚,从此阿拉伯人可以从水路和丝绸之路进入中国。但在明朝时期,明太祖禁止国人用外国人的名字,于是始祖就以“伯”的谐音字“白”作为姓。”

修家谱续家谱

       而白姓查据广西桂林《白氏族谱》比较完善,他们每年正月十五日在桂林文昌路自家祠堂举行祈祷会,由阿訇主持念古兰经及赞圣。他的始祖伯笃鲁丁,系唐代入中国,做珠宝玉器,药材行商,根据阿拉伯文史记载,他是唐代诗人,写了很多唐诗,可能是一个学者。他的第二代,就把伯笃鲁丁的“伯”字除去企人旁,就成了中国的白氏,原住江苏省南京府,下家凹地方,第二代是随中 国人一样用“永”字排,以后代代用排传后代,据我所知“崇”字已十八传代了。“永”字排是三兄弟,一人做唐朝官员,可能犯了错误,被贬广西桂林,远戍边疆,可见当时在中国做高级官员的穆斯林,大有其人。

修家谱续家谱

       一人在广西桂林传至现代已有二十多代,人数不少,成为现代分布在广西全省各地如桂林,荔浦,鹿寨,柳州,平乐,永福,南宁,百色等地一个庞大的家庭,而广东姓白的 也不少,除了南海,高鹤,台山,南雄等县,已迷失宗教信仰之外,尚存广州的有三枝“白”,有南阳堂自,善庆堂白,裕兴堂白等,各堂的祖先,对白氏的流传,似以未有考究,又借我写本文,时间又惚速,未及一一请问了解各堂情况,遗憾之至。

修家谱续家谱

        而查我 南阳堂(白)系与其它如陕西省扶风(马),宏农(杨),甘肃省陇西(李),山西省太原(王)等沿用秦代郡名作为堂名的南阳郡即今河南省南阳县,于(1982)往北京西安旅行, 路经河南省洛阳市,据当地穆斯林的讲述:现河南省南阳县有白姓穆斯林,及其他穆斯林的情况,因此,我就认为广州的白南阳堂很可能是从河南省南阳县而来。有关我们各堂白氏的来历及广东南雄珠玑巷杀白氏的历史是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历史有关,希望各堂兄弟指正及布道。而我白氏是和马、穆、萨、艾、哈、沙、米、买等氏都是从阿拉伯传来的。

修家谱续家谱

       其二,白姓回族,出自于易卜拉欣圣人的“卜”字音译,自回族创立以来并没有姓氏,多因皇帝赐姓或音译伊斯兰圣贤之名。回族白姓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白姓,其干净利索而著称,在伊斯兰的世界里白色和绿色尤为喜爱,所以白姓也是中国回族姓氏的“准回姓”

        一个民族的发展经历风雨,一个姓氏的发展也要经历沧桑,传承1300多年的历史,白姓回族依旧遍布全国,繁衍生息,延续不断。白姓回族在风雨中坚强的生存,从单一到铺地式的发展;从流离、经商、从政、自然原因的迁移,回族白姓更加顽强。

 

 

声明:来源于白少泊*陵城圈    家谱国际整理编辑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18715002621

公司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国防艺术区南6排6号家谱国际
联系电话:010-57110981

公司地址:合肥市包河区马鞍山路与南二环路交口(葛大店)加侨国际广场B-1301
联系电话:0551-85205687

公司地址:六安市金寨县大别山玉博园许愿树旁家谱国际
联系电话:0564-7357882

在线客服系统
认亲家谱下载

关闭

家谱国际修谱王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