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氏名人-毛亨

毛氏名

毛亨(生卒年不详),战国末年鲁国 (今山东曲阜)人 ,秦始皇时期为避难而从鲁国隐居于武垣县(今沧州市河间市),入籍河间,遂成本地人。 据称其诗学传自子夏,曾作《毛诗故训传》,简称《毛传》,以授侄子毛苌,故世人称之“大毛公”。 
从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仓皇出逃,流寓河间,遂隐居于此,所以又被认为是河间人。毛亨一家逃亡河间,专家考证当是公元前212年左右,那时河间还叫武垣,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这里人烟稀少,水草丰茂,适合隐居。直到汉惠帝撤销“挟书律”,毛亨才公开传授《诗经》,并撰《毛诗故训传》,后来授诗毛苌。
毛亨是战国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人。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整天以语《诗》为事的毛亨不知何时大祸临头,携带家眷一路仓皇地从鲁地北上,流寓河间,隐姓埋名,遂隐居于此,所以又被认为是河间人。毛亨一家逃亡河间,是公元前212年左右,那时河间(今沧州市河间市)还叫武垣,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这里人烟稀少,水草丰茂,适合隐居。直到汉惠帝撤销“挟书律”,毛亨才公开传授《诗经》,并撰《毛诗故训传》,后来授诗于侄子毛苌。

毛氏名人-毛亨


这就是后来史家有的称其为鲁人、有的直接称其为河间人的原因所在。直到汉惠帝撤销了“挟书律”,天下太平了,毛亨才敢光明正大地重新整理《诗经诂训传》,并亲口传授给毛苌。到了汉文帝辟赵地河间为河间国的时候,已经距秦“焚书坑儒”三十多年了,这时候的毛苌不论是当年附从逃亡而来,还是在武垣出生,都已经落地生根。各种史籍说到毛亨毛苌时又几乎都是一两句话,传承关系未作细述,把苌简约成“赵人”把亨简约成“鲁人”或“河间人”;因此,鲁人——赵人——河间人三个不同地望,其实并无矛盾。现代某些学者望“赵”衍意,未究深切,把毛苌简单地附会为赵国都城邯郸人,实为谬误,道理就同我们今天不能把所有河北籍者都说成是石家庄人一样。

声明:家谱国际整理编辑  侵权联系删除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18256005014
公司地址:合肥市包河区马鞍山路与南二环路交口(葛大店)加侨国际广场B-1301
联系电话:0551-8520568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