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红巾军反元起义如火如荼,天下大乱。江西吉州府龙城县(今江西吉水县),有一名叫毛太华的青年农民,不甘寂寞一生、老死蓬篙,毅然放下手中的锄头,举起一杆长矛,跑去投奔朱元璋的农民起义队伍。
朱元璋又名重八,孤儿出身,当过叫花子,寺庙的小沙弥,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朱元璋率领起义军,经过南征北战,终于推翻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毛太华也因为作战勇敢,升任百夫长,管着一百来号人马(相当于连长)。随后,他以下级军官身份,跟随明朝大将傅友德、蓝玉远征云南。云南归入大明版图之后,朱元璋下令养子沐英世代治滇。毛太华随军留下镇滇,驻扎在澜沧。当时,云南边陲没有汉族妇女,毛太华便娶了当地一位少数民族——拉枯族姑娘为妻,并先后生下四个儿子,分别取名毛清一、毛清二、毛清三、毛清四。
毛太华长期戍边,老了的时候。却仍想回内地居住,便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因他在云南多年,又立有军功,遂被准予携带妻儿回归内地。毛太华便偕妻子和长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内迁。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毛太华被朝廷封官分到湖南,遂来到湘乡县城北门外的啡紫桥居住,且分得田产数十亩。
10余年后,毛清一和毛清四又搬迁到湘潭县七都七甲定居。这就是韶山。
韶山像一座锦屏,起伏绵亘,长约10公里,坐落在湘潭县的西部。其落脉处是一座小山。这里茂林修竹,人称“韶山嘴”。山嘴的对面,是山环水绕的南岸。城中有一水相隔,曰“韶水”。七甲毛家座落在群山环抱的狭长谷底之中,有“蜿蜒来八面之龙”之说。
又过了若干年,毛太华去世。但是,毛氏家族在这山清水秀的韶山繁衍下来,后来分成毛氏震房和鉴房,毛泽东属震房。毛氏家族在韶山以务农为生,世代相传。毛泽东为毛太华第25代。
1964年5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对曾使祖上荣光的朱元璋有一个点评:
"《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声明:家谱国际整理编辑 侵权联系删除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18256005014
公司地址:合肥市包河区马鞍山路与南二环路交口(葛大店)加侨国际广场B-1301
联系电话:0551-8520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