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苍南县世代徐村文化大礼堂

浙江省

走进温州苍南,最为古老沧桑、醒目壮观的建筑莫过于宗祠。苍南县130万人口中有426个姓氏,不同文化传统互相交融,形成苍南多元的社会文化,宗族文化便是其中之一。
在漫长的迁徙、繁衍、创业历史进程中,苍南人慎终追远,建造了许多家族宗祠,富丽巍峨,各具特色。苍南县金乡镇世代徐村的徐氏宗祠是苍南工艺水平最高、建筑规模最大的家族宗祠之一,堪称是江南宗祠文化的样本。

徐氏宗祠坐北朝南,雄伟壮观,气势雄浑。据记载,徐族祖先徐松公原是福建人,于1563年携其亲属等8人奉命来温州抗倭,数载后荡平倭奴,受朝庭封功赏赐,遂定居于此。徐村原有一座宗祠,后多番修葺、拆除、重建。2009年又拆除重建,村民捐资的捐资,出力的出力,历时3年竣工。

徐氏宗祠是仿古皇宫式的建筑结构,古朴厚重,气势恢宏。宗祠前各有一对威武雄壮的石狮和大象守护在大门口;进入祠堂依次是戏台、大堂、后殿(祭祖堂),左右两边厢廊连通,各殿宽敞明亮。二层是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琉璃黛瓦;楣枋斗座,工艺精湛;龛坛彩台,精美雅致。

整座殿宇恰到好处地运用堆塑、雕刻、彩绘等多种艺术手法加以装饰,显得富丽堂皇。尤其是戏台前沿以巨龙为图案的石雕和大堂北面两根以滚龙抱柱为图案的大型精美悬浮雕石柱,令人叹为观止。大堂面积有600多平方米,戏台面积也有100多平方米。

徐氏宗祠是一本值得精读细研的建筑文化艺术的教科书,墙上的画作,柱子上的牌匾,门楣上的古训,处处遗落着文化的珠玑。让人驻足的,除了祠堂的精雕细作与历史故事,还有柱子上的楹联。村长徐步信说,这些楹联,都是书法家们写的,那几十块匾额也是国内著名书法家书写。
“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听墙外鸦啼鹊噪恐有冤魂。”
“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竹外疏花,冷香飞上诗词。梅边吹笛,此地宜有诗仙。”
这些楹联除了反映祭祀制度、宗祠条规等内容,还有一些贴合当地风物的诗句,清丽脱俗、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世代徐家村每年都要在宗祠举行祭祖安魂的大典,通过纪念祖先、弘扬祖德的活动强化宗族观念,品读400多年的沧桑岁月,让村人“孝”字当前,慎终追远,继往开来。
如今,每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节日,全村人和各地徐氏宗亲都会在此欢聚一堂,看戏联欢聚餐,畅叙亲情。若有新添的徐姓男丁,此时都会抱过来让祖先(祭祖堂牌位)和族人看看,表示庆贺本族后继有人。不少宗亲遇上红白喜事,都喜欢选择在祠堂里,或摆酒设宴或演戏或放映电影。

无论是祭祖还是民俗文化活动,在徐氏宗祠这个特定的场合里,个人和家族、家庭获得了认同感和归宿感。如今,徐氏宗祠已经成为老人和孩子的乐园、曲艺爱好者的聚集地。

 

声明:来源于网络,侵删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jiapuguoji1301

公司地址:合肥市包河区马鞍山路与南二环路交口(葛大店)加侨国际广场B-1301
联系电话:0551-8520568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