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余曾氏后裔三省祠寻根 传承曾氏家风

700

2017年3月19日,来自宜宾、金堂、成华、龙泉驿等市内外地700余名曾氏宗亲聚集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姚渡镇光明村三省祠,参与春分祭祖暨宪柔公诞辰375周年纪念活动,追忆共同的祖先曾子,弘扬中华孝道文化。

700余曾氏后裔三省祠寻根 传承曾氏家风

曾子后代入川  孕育曾氏家风

据记载,曾氏族人迁居四川较早。东汉时,十九代曾焕和二十代曾润、曾湘兄弟就分别带领家人迁居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带)。魏晋时,二十三代曾曜又迁四川西部。不过曾氏族人大规模移居四川却是在清朝前期。为了开发四川,清朝廷于康熙十年(1671年)出台“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中垦者准入籍”的政策,外省移民纷纷迁入四川,其中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的最多,这就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曾氏也在其内。

清康熙中叶,曾子七十四派孙、入川始祖曾宪让(字克让),由广东五华县入川,迁居原金堂县南十里许曾子济桥(今姚渡镇光明村,曾家寨子也是曾宪让之后曾秀清所建)。35年后,其叔辈兄弟曾宪柔(字克柔)也迁居于此。曾氏世代以农耕为主,农商结合发展,家族鼎盛,人丁兴旺,因此,曾氏也成为老金堂三大姓氏望族之一。“相比曾宪让一脉,曾宪柔家族人丁更加兴旺,入川后已发展至12代,拥有子嗣5000余人。而参加此次春分祭祖的就有8辈人之多!”曾修伟介绍道。

在曾秀清时代,逐渐形成尊师重教、行乐善施和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在此影响下,曾家后代陆续涌现出爱国民主人士曾绍琪、中国同盟会早期革命家曾道、中共党史中我区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刘继曾(原名曾通儒)……,并将曾氏家风发扬光大,形成现在流传的曾氏家风。即:在习俗上,讲客家话、行客家礼、务客家事,严禁同姓联姻。在道德风尚上,吃苦耐劳,勤快俭省;仁义好客,孝敬双亲;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互助,爱国爱家;学文习武,不懈奋进。

重建曾家祠堂  传承曾氏家风

曾家寨子共有四座大庄园:曾家老寨子、水浸坝曾家寨、下新寨和上新寨。先后修建于公元1830-1873年,从清道光、咸丰到同治中期,历经40多年,由曾秀清及其子孙主持修建。从1937 年到1946年,正值全面抗战最艰难的年代,这座原本为住宅所用的庄园多了另一重身份:山西太谷铭贤学校的新校址,它为从北方躲避战乱的200多名学生和教员,提供了庇佑,清朝修建,有护寨河、炮楼等。

现今坐落在成都市青白江姚渡镇光明村7组的“三省祠”古朴、简易,除了祭台和一张桌子没有多余的陈设,但这里却承载了曾子“孝悌忠信”的传家思想,是众多曾氏宗亲的寻根处。“当年孔子问曾子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曾子答道:吾日三省吾身:以人为谋而不忠乎?以朋友相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赞曾子‘尽得真传’‘忠恕传家’。于是后人为纪念曾子,传承曾子思想,通常会修建三省祠或忠恕祠。”据曾氏宗亲曾修伟介绍,这座“三省祠”已有270多年的历史,原先共有三间堂,但在1958年“破四旧”中遭到拆除,直至1997年才在原址附近恢复重建,重建时缩小规模只保留了现存的这一间。

伴着绵绵细雨,远道而来的曾氏宗亲们虔诚地立于“三省祠”前,无论是几岁的孩童还是年迈的老者,都一齐朗诵家训、诵读祭文,聆听先人的教诲。

宗亲热情交流  重温曾氏家风

据《成都青白江 姓氏文化源流选编》记载,曾氏家族历代克勤克俭,勤劳朴实,流传作为深远的就是曾氏规训十则:一则父母之宜孝也;二则长上之宜尊也;三则乡里之宜和也;四则戚友之宜好也;五则人品之宜端也;六则本业之宜务也;七则国课之宜输也;八则讼端之宜息也;九则教读之宜勤也;十则祭享之宜诚也。就是教育曾氏后人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上级、和亲睦友、端正人品、做好本业、缴纳国税、对人宽厚、勤奋读书等。

在当天的祭祖活动中,曾氏宗亲依次为祖先磕头敬香,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家国兴旺。完成祭祖后,宗亲们还齐聚一堂进行了国学文化讲坛等宗亲交流活动,共话曾氏宗族亲情,展示曾氏族人风采。“天下一曾无二曾,四海曾氏一家亲,是‘曾’字把我们紧紧相连,是‘孝’文化让我们世代兴盛。我们不仅要学习曾子的精神内涵,还要把孝顺忠信的道理讲给我们的后辈,然后一代一代发扬光大。”光明村三省祠宗亲会秘书长曾钦林说。带着家人专程从宜宾市赶来祭祖的曾从平宗亲也表示:“因为我们都姓曾,所以我们之间有说不出的亲切。大家来自四面八方,但聚在一起就像兄弟姐妹,这就是血浓于水的力量,这就是宗族文化的影响!”

声明:家谱国际整理编辑  侵权联系删除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18256005014
 
公司地址:合肥市包河区马鞍山路与南二环路交口(葛大店)加侨国际广场B-1301
联系电话:0551-8520568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