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不倦的湖州姚氏家族

好学不

湖州自有古以来就是东南望邑,物宝天华,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读书风气浓厚。清朝十帝267年间,全国共出过114名状元,其中湖州藉的就占了7名。若要在这7个状元中评出谁是最有学问者,非嘉庆四年的状元姚文田莫属。

一门祖孙或父子,同领一代风骚,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史上尚不多见。而姚氏三代,除了姚文田之子姚晏世袭祖荫,著述不多,一生平平之外。孙子姚觐元、曾孙姚慰祖都是当时小有名气的藏书家,同时又是颇有建树的训诂学者。

一个家族要想保持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与老祖宗的身体力行,功成名就的榜样力量不无关系,姚家的老祖宗姚文田就是最好的例子。姚文田16岁入府学,乾隆五十四年考中举人。乾隆五十九年,巡行天津的乾隆下旨开特科,召试天下举子,姚文田考中第一名(相当状元及第),授内阁中书,入值军机处。嘉庆四年他参加例行的进士考试,殿试又荣登榜首,成为名副其实的“双料状元”。先后任翰林院编修、主持过广东、福建乡试,累迁国子监祭酒,工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姚文田在任上勤慎政务,治国安民,还博览群书,勤奋著述,在学术上也颇有成就。除了主持编修《扬州府志》外,还先后撰写了《广陵事略》、《历代世系编年纪》、《邃雅堂学古录》、《说文声系》、《说文解字考异》《内经脉法》及《相宅》等著作,成为颇有名气的训诂学者。其中的《说文解字考异》是姚文田准备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也是给后人留下最具有学术价值的著作。可惜这倾注了姚公半生心血的稿本多灾多难,经祖孙三代的不懈努力最终还是未能刊印问世,连原稿都差点儿丢失。笔者在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料库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发现了四处分别藏了姚文田的《说文解字考异》稿本:国家图书馆两部,上海图书馆一部,浙江图书馆一部。国家图书馆所存的两部稿本均为十五卷二十八册,第一卷页眉、第二卷上的页脚、第二卷下的书衣分别有“乙丑十一月十八日秋农(姚文田字秋农)手校讫”、“乙丑十二月初六日秋农校讫”、“乙丑十二月廿八日秋农手校讫”、“丙寅二月初十日秋农手校讫”等题识,并钤有“秋农”、“姚文田”朱印。仔细对照,发现凡前一部页眉、页脚及行间批注内容,在这一部中皆双行叙入。初步推断:前一部应是姚文田的手稿草本,而后一部则是在前一部基础上的补充修改,抄录誊清、校对装订的底稿本。清版本学家缪荃孙在《云自在堪随笔》中提到:“近见姚文僖(姚的谥号)文田、严铁桥(严可均,号铁桥,湖州织里人,嘉庆五年举人,晚清著名文字学家、藏书家、钱币收藏家)同撰《群书引说文疏证》稿本,均手稿,加签满纸。”由此推断:姚文田在乾隆五十九年进京赴特科考试前就开始了对文字学的研究,并与志同道合的同乡好友严可均一起写出了初稿。而最后一次校对定稿已是丙寅年(嘉庆十一年),此书前后历时十二年还不止,可见其考据严谨,博采众长,治学认真,好学不倦。

 

声明:来源于网络,侵删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jiapuguoji1301

公司地址:合肥市包河区马鞍山路与南二环路交口(葛大店)加侨国际广场B-1301
联系电话:0551-8520568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