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陈姓的起源与发展

浠水陈

据陈氏族谱记载,排名中国第五大姓氏的陈姓,得姓于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武王姫发灭商分封诸侯时,将他的姐夫——舜帝第三十三代孙妫满封为陈国国君,设都城于中原宛丘(今河南淮阳),自此,位于河南淮阳地带陈国的国民都更姓为陈氏。在其后的历史长河中,陈氏家族人才辈出屡现辉煌,其中仅科考状元就诞出了二十六位,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出生于我县巴河望天湖畔的陈沆就荣列其中。

一、追溯江西“义门陈”家族族序源流
史料记载,唐玄宗时期,陈姓第七十一代孙陈镶(公元644—688),为避“安史之难”,从太子太保职位上退下来,举家南迁至泉州仙游(今福建蒲田),后迁江西庐山。唐玄宗开元19年(公元731年),陈镶的第五个儿子,负有朝野文史英才盛名的陈阔(公元656—743),又移家至江州齐集里(今江西九江),陈阔(字伯宣)即为陈氏家族落籍江州之始祖。

公元832年,陈阔之孙陈旺(进士、江州牧),又率领一家四代迁至蒲塘场太平乡常乐里(今江西德安县东桥镇义门村),开创了陈氏大家族数代共居孝义治家的基业。其后,义门陈第三任家长陈崇(江州长史)发扬首创精神,在家族内办有幼稚院和中等教育学校的基础上,又办起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所家族大学——江南东佳书院(比白鹿洞书院还要早)。陈家上千人,知书达理,和睦相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陈家对教育的重视。该书院从唐僖宗时期一直延办到北宋仁宗时期,历时130余年,先后应朝廷会试者多达千余人,有超过400人登科举任朝吏,其中居刺史、司马职者200余人,四品以上高官18人,宰相3人。北宋一位号文莹的僧人在《湘山野录》卷中记载,江州陈氏“别墅建家塾,聚书延四方学者,伏腊皆资焉,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
江州义门陈大家庭拥有学校、藏书楼、接待馆、医院、祠堂、刑杖厅和相当数量面积的田庄、园林、湖塘水面,实行“族产共有、家无私财、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不分贵贱、诸事平等”之家规,使大家庭内近四千人口,过着自给自足聚居型原始共产主义式的农庄生活,常乐里义门村当年是令江南人羡慕的名副其实的“桃花源”。

唐宋(包括南唐)几朝君王对江西义门陈现象高度关注,数次给予彰表。唐僖宗于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御笔亲书“义门陈氏”额匾,并题写“九重天上旌书贵,千古人家义字香”的楹联;南唐主李昪于升元元年(公元937年)题诗:“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知惟有义门陈”;宋太宗赵炅于淳化四年(公元993年)钦赐“至公无私”牌匾,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又撰柱联“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宋仁宗赵祯对江西义门陈更是褒扬有加,追赠德安义门陈五代祖公为五世公爵,即一世祖陈旺为晋国公,二世祖陈机为燕国公,三世祖陈感为许国公,四世祖陈蓝为呈国公,五世祖陈青为齐国公,江西“义门陈”家族声名远播大江南北。

除君王外,宋代许多名臣名人如欧阳修、陆游、苏轼、朱熹、寇准、岳飞、文天祥等人也先后莅临过义门陈庄园,他们或题词或赋诗,盛赞义门陈大家庭奇观盛况,其中岳飞诗曰:“黄河曾有几番清,未见人间有此荣。文章昨夜朝金阙,翠盖今朝拥帝京。千里旌旗迎五马,一门黄榜中三名。且喜状元连榜眼,探花又是弟与昆。”讲的是义门陈大家庭中有一次兄弟三人在朝庭殿试中高中三鼎甲的故事。

江州义门陈大家庭的繁荣与昌盛,既让朝廷惊叹,同时也让朝廷警觉。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大臣文彦博、包拯等人上疏,认为江西义门陈大家庭人口过于集中,朝野势力太盛,建议分析。宋仁宗准奏,将义门陈三千九百多口人,按成年男丁亲缘关系分析为二百九十一庄,其中已经具有国子监学籍的十四名成年男丁由朝廷封赐爵职,然后用“拈阄”办法,强行派遣到全国19个州县落籍。

分迁到各地的陈姓人,不忘祖地,他们在自己的家谱中留有“义门世家”、“义门传芳”、“义门流芳”等词语。根据最新的姓氏统计和义门后人的统计,中国姓陈的人有7000万,光义门陈氏的后人就占了4000多万。中国近代史上很多著名的陈姓人都是义门陈氏的后人,陈独秀、陈潭秋、陈毅、陈云、陈赓、陈锡联、陈寅恪,等等。被封为“公成郎”的陈旻以回归庄名号派遣到浠水关口蔡桥落籍。

二、浠水蔡桥回归庄传承“义门陈”儒风

解放前,浠水关口蔡桥西北角,矗立一座高大雄伟的建筑——回归庄陈氏大祠堂。该祠堂四角飞龙走凤,四壁雕梁画栋,绘就“义门陈”家族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故事,人物栩栩如生。祠堂正面有三副并列的油漆大门,门的上方横嵌一长石匾,匾上“义门”两个遒劲的大字特别引人注目。祠堂正厅一进五重,立有大圆木柱99根。祠堂正屋内悬挂有义门陈氏发展史图表文字资料和名人画像,两边厢房还分设了十一个会议厅。
据族谱记载,宋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8月,江西义门陈分析到蕲水关口蔡桥的这个庄名叫回归庄,庄主名旻字元集号圣时,从满公算起世系排位为84世。陈旻的父亲陈用是进士身份。陈旻在东佳书堂完成学业后考取恩科贡士,义门陈分庄时被朝廷敕封公成郎,享受爵职待遇。浠水陈氏后人尊称这位回归庄一世祖为公成公。

公成公率领家人来到关口蔡桥之后,便在当地购置财产营造家园。由于浠水北部地区与江州义门陈老家相比,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差距太大,加之浠水在南宋时期一直处于战乱之中,所以回归庄陈氏家庭历经14代150多年时间,家庭人口始终未能有较大增加,到十二世时,只留得单传陈九升一人。随后,九升公生育了宗材、大禄、重英三口男丁。三人中大禄成绩最优,不仅在会试中考中了举人,而且还为回归庄增添了九口男丁。加上哥哥宗材、弟弟重英每人一口男丁,回归庄同代男丁一下子增加到十一口,这便是浠水回归庄陈氏十一大份的由来。

在回归庄十一位兄弟成长的这段时间里,金人忽必烈逐步统一了中原,建立起元朝,国家趋于稳定。陈氏族人感到位于浠水北部山区的蔡桥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不利于家族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大禄公决定,让后代离开回归庄各自到外地自由发展。于是回归庄十一位兄弟除省一公元甫留在当地外,其他10兄弟分别迁到黄州、新洲、阳逻、蕲州、英山以及浠水境内的巴河、竹瓦、汪岗等地。随后,陈氏十一兄弟的后人或随官或创业分别迁到了全国各地。尽管回归庄陈氏家族后人远迁外地各奔前程,但对浠水关口蔡桥依然乡情深厚,共同修建了回归庄义门陈氏大祠堂,并在祠堂内设立了十一个会议厅作为十一位兄弟离庄的纪念。

三、巴河陈氏家族崛起成为新的名门望族。

宋仁宗分析江西义门陈,意在根除内患,然而金兵入关的外患却让宋朝丢了半壁江山。当退缩到长江以南的南宋政权依然受到金兵大规模侵扰的时候,义门陈族人却仍以国难为重英勇抗击外侵,其间,有位名叫陈士永的族人率领数万将士辅助岳飞元帅保家卫国,直至战死沙场。因为此,江西义门陈祖籍地德州受到金兵血洗,夷为平地,留在德州老籍的陈氏族人被迫全迁外地,以至后来,一些义门陈书生即使考取功名也拒绝到元朝政府做官,这种“拒仕”现象一直延续到元朝中后期。
元朝末年,全国反元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义门陈沔阳庄后人陈友谅(今湖北仙桃人,宋仁宗朝中宰相陈尧佐十三代孙)投军徐寿辉,因战功渐升元帅职。陈友谅领兵攻克福建、江西等地后,于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杀徐寿辉自称汉王,建都江州(今九江),年号大义,拥兵七十万,后与安徽另一支起义军领袖朱元璋决战鄱阳湖。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建立明朝之后,又一次血洗了陈友谅的祖籍地江西德州义门陈老营,下诏已经迁居全国各地义门陈氏后裔,两百年内不得回返德州,致使刻苦读书的义门陈后人长期不能在明朝为官,这也是浠水回归庄后人在明朝无人取得进士功名的一个直接原因。
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始终保持耕读传家的浠水回归庄后人,经过数代人的卧薪尝胆,终于“仕”气大振,名满朝野,其中最突出的要数陈沆状元这一家族分支。
察看陈沆家族族谱就可以发现,陈沆家族的辉煌确实有些像江西义门陈盛世再现。从陈沆祖父陈仕珂起,朝廷做官者一代比一代多,共考取进士12人,举人13人(只算直系,旁系未算在内)。陈仕珂、陈仕典兄弟二人,一为举人一为太学生。陈沆的父亲陈光诏中举之后大挑至湖南长沙、巴陵等八县和武冈州任职,告老还乡时享受四品中宪大夫待遇。陈沆状元和他的弟弟陈沄,都是先进翰林院后任地方监察御史,“京都二陈”一时为朝野人士瞩目。
家谱记载,陈沆、陈沄各有两个男孩。陈沄长子鸿策(廷缓)官至兵部员外郎(从五品),次子鸿筹(廷诏)历署广东潮州同知、澄海县知县。陈沆的儿子鸿棨(廷经)担任过的官职比父亲高,先为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实录馆纂修,再任山东、四川、河南道监察御史,升任吏部掌印给事中、钦命巡视南城东城中城监视、考试八旗译八旗教习及内阁侍读学士等要职,离职时诰授资政大夫(正二品)。陈廷经的六个男孩中有四人考取举人,一人为拔贡。陈沆的曾孙辈22人中有12人为朝廷命官,三名曾孙陈曾寿、陈曾则、陈曾矩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的湖北乡试中同时以前10名成绩中举,被誉为陈门盛事。
陈曾寿后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会试中取进士,初任刑部主事,后迁学部员外郎、郎中,1911年任广东监察御史。陈曾寿一生尤爱吟诗填词,著有《苍虬阁诗集》12卷和《旧月簃词》一卷,是中国近代诗坛重要作家,与江西陈三立、福建陈衍并称“海内三陈”。
陈曾则中举后历任浙江求是书院教授,北京五城中学优级师范国文教授和清史馆纂修等职,后改名陈微名弃文学武强身健体,成为中国一代太极拳大师,在苏州、广州、香港、台湾等地办馆授徒,推广太极武术,名扬海内外。一九五三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陈微名太极拳遗著汇编》,《中华武术大辞典》、《中国武术人名辞典》、《湖北武术史》均载有陈微名条目。
陈曾矩中举后不愿做官,潜心儒学专事著述,以讲学为乐,与学界名流沈曾植、陈三立、辜鸿名、熊十力等人往为论学,著有《论书》、《孝经约旨》、《历代战史纪要》等书,成为当时不多见的儒学与军事历史学相结合的研究学者。
陈沆状元后辈女性也大多是非等闲之辈,其中最有影响的要数陈沆第四代孙女陈邦织,她的丈夫是著名诗人、学者、书法家、佛学家赵朴初,曾任全国佛教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声明:来源于网络,侵删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jiapuguoji1301

公司地址:合肥市包河区马鞍山路与南二环路交口(葛大店)加侨国际广场B-1301
联系电话:0551-8520568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