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易氏的早期情况,缺乏史料,直到三国时期才有了一些零星的记载:三国时期有雍州刺史,魏郡人;西晋有舂陵令 易雄,浏阳人;前凉有将军易挺;唐代有大理评事易重,并在当地安家。由此可知,易氏三国至唐代分布于今河北、 湖南、 甘肃、 江西的一些地方。从宋代开始,见于史册的 易姓逐渐增多。北宋有画家易元吉,长沙人; 宋太宗时有大理丞 易延庆;元代时有 易炳文,襄阳人。可见 易姓在宋元时期还分布于今山西、 广东、山东、 湖北等地。明代有易节,万载人,永乐进士;学者 易翼之,腾越人; 易元贞,桂林人,官至崇阳令; 易时中,晋江人。这说明易氏在明代已有迁如今 贵州、 云南、 广西、 福建者。
清朝至现代,易氏主要是在江南发展繁衍。新加坡有 易姓华侨。
历史迁徙
先秦时 易姓的活动缺乏资料,直到三国时才有 易姓的记载,河北是易姓早期主要的活动地区。到西晋时, 湖南和甘肃已有 易姓的足迹, 唐朝时易姓又移民 江西,宋、元时期,在 山西、 山东、 广东、 湖北等地区也出现了易姓,至迟在明朝,易姓进入了西南和福建地区。
宋朝时期, 易姓大约有6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8%,排在宋朝姓氏第一百五十位以后。 易姓第一大省是 湖南,约占全国易姓总人口的59%。 易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 湖南、 江西、山东三省,全国形成以南部湘赣和北部山东为中心的两大块易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 易姓大约有17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9%,为 明朝第九十五位大姓。 易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 江西、 湖北、 湖南三省,大约占 易姓总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四川、 江苏、河南等省。 江西为易姓第一大省。宋、元、明时期, 易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南方、西部地区迁移。全国基本上形成了以长江流域省份为中心的 易姓聚集区。
声明:来源于网络,侵删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jiapuguoji1301
公司地址:合肥市包河区马鞍山路与南二环路交口(葛大店)加侨国际广场B-1301
联系电话:0551-8520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