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梅镜梁氏始祖为宋状元拜相梁克家,“梅镜”堂号典指始祖镜映梅花,翌年科举斗魁的故事。克家裔孙妈养、普童父子于明末迁永春二十二都定居,即今蓬莱巷(吾峰镇吾顶村)。
《永春梅镜梁氏族谱》(1995)(以下简称《族谱》)图文并茂,记载大量梁氏族人向外移民及在移居地的奋斗历程和生活状况,还有部份代表性人物的详细介绍,其中蕴含丰富的移民资料及家族史料,值得深入挖掘探讨。家谱国际是一个组建姓氏的网站,并研发了手机软件认亲、电脑软件修谱王,帮助各姓氏去完善家谱,寻根问祖。
梅镜梁氏移民概况
—、数量统计
蓬莱巷梁氏历经三百多年的繁衍,至上个世纪末六修族谱时已约五千人,其中海内三千多,海外近两千。全族共分五房(仁、义、礼、智、信),其中礼房又分日、月、星三派。海外主要聚居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北美及澳洲等地。本文主要针对移居南洋及港、澳、台地区梁氏族人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探讨。
1、《族谱》中有关移民南洋的记载较为复杂,许多并没有明确是哪个国家,只是模糊称“南洋”或“外洋”,具体人数就很难准确。根据初步统计,模糊记载移民南洋的条目共有173条,明确记载移民马来西亚的条目共216条,移民新加坡的条目有6条,移民越南的条目有4条,移民文莱的条目有4条。
梁氏族亲移民南洋最早的是仁房二十三世仍咏(字绳吟)和仍丰(字绳年),根据他们分别出生于道光己酉年(1849)、道光辛丑年(1841),可推测他们出洋可能是在咸丰、同治年间,如果按照二十岁出洋计算,那么他们的出洋时间分别为同治八年、咸丰十一年。因为在此之前部份出生于乾隆或嘉庆的族亲有“外出未详”的记载,不排除他们更早前往南洋的可能性。光绪以后乃至民国期间,为梁氏族亲出洋的最高潮,其中以马来亚为最,主要集中在吉隆坡、马六甲、森美兰州、柔佛洲及沙巴洲斗湖为多。
2、根据初步统计,《族谱》中记载移民台湾的条目共有58条。移民时间较早的是仁房二十世的宏坪,可惜族谱只有“生庚失纪,卒、葬于台湾”的简单记载,根据其父“元炽,字孙昌,生于雍正甲辰年(1724),卒乾隆甲寅年(1794)”的记载,可以推测宏坪大约是在乾隆年间往台。去台湾较早的还有仁房的宏涯(生于1773年)、征省(生于1777年)、义房的宏切(生于1760年),礼房月派的宏瀚(生于1749年),只可惜谱内大多只是“卒(葬)于台湾,余未祥”的记载,得不到更有价值的资料。
3、《族谱》中明确记载移民香港的有37个条目,移民澳门的有5条。这些只是以男性族亲移民的明确记载统计,实际人数远远不止这些,比如移居澳门的梁披云家庭成员就有数十人之多。
4、《族谱》中还明确记载族亲移民其它国家,包括移民美国的条目有8条,移民澳洲的条目有8条,移民加拿大的条目有2条,移民日本的条目只有1条。这些国家的移民以第二代、第三代为主,多数是去读书后留下来工作定居的。
二、涌现出的代表性人物
根据《族谱》记载,梁姓自康受封于夏阳梁山,迄今近二千八百年,孕育出三次鼎盛时期,第一次为东汉、西晋期间,十代中共出过七侯二大将军一司徒三皇后;第二次为宋代中后期,九代中有八进士一状元三国公;第三次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两光双辉(梁龙光即梁披云、梁灵光、梁祖辉、梁清辉)、梁良斗等等,这次鼎盛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他们虽然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均致力于为大众谋福利,为文教事业作奉献。如今现代随着数字化祠堂逐漸被各个家族接受,为了避免人越来越淡薄的现象,族人可以通过手机安装认亲APP软件实时上传丰富家族的资料,包括视频、音频、图片等。这这些家族史料还可以实时更新在祠堂里的家谱国际查谱一体机查阅。这样就很好的解決了家族文化因族人四散而居难以传承的问题。
1、澳门梁披云,著名诗人、教育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历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福建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澳门归侨总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黎明大学董事长等职,2007年获澳门最高荣誉勋章一一“大莲花勋章”。
2、归侨梁灵光,1936年赴吉隆坡尊孔中学任教,组建“华侨抗日救国会”等进步团体,回国后曾任第二十九军参谋长、厦门市市长、福建省副省长、轻工业部部长、广东省省长等职,是新四军儒将、改革开放的“工程师”。
3、斗湖梁祖辉,义房二十四世,先后毕业于永春润中师范、泉州黎明高中、上海立达学园农村教育科,早年曾于上海、台湾、香港、日本等地经商,1964年举家南下马来亚沙巴洲斗湖埠,创设梁实业公司,任斗湖巴华中学名誉董事长、斗湖福建会馆永远名誉主席。
4、香港梁清辉,曾任新加坡南光分公司总经理,是香港新中行主要创始人之一,1950年回北京参加第一批国庆观礼,系香港永春同乡会名誉会长、永春华侨中学名誉董事长、永春南阳中小学名誉董事长。长子梁文垣曾任香港永春同乡会副理事长。
5、香港梁良斗,仁房二十四世,六修族谱副董事长。1938年读小学时,就慷慨献款购机卫国,弱冠以后协助其父处理商务,五十年代后定居香港,为家乡教育事业先后捐资达三千多万,被誉为永春的“陈嘉庚”。
6、台湾旅居台湾的梁氏宗亲较多,由于各种原因,多数生平记载不详。繁衍较为兴旺,在村内有点知名度的如:礼房月派二十五世的典淇,字武渭,《族谱》这样介绍:“早年离开故乡,赴台营商。数次省亲,为亲邻及公益事业先后捐资近万元。”典淇共育两子四女,子女儿媳均大学毕业,其中长子成基任工程师,次子成钧为硕士。据家乡亲人模糊介绍,他的事业很大,家产有好几千万。
7、其它族亲,如:梁祖愉,25岁任上海鸿荣行天津分行经理,1950年往港定居,先后创办毛衣织造厂、百货公司等,曾任香港永春同乡会理事、香港永春蓬莱梅镜宗亲联络处总代表;梁良壹,泉州培元高中肄业,1952年往马来亚北婆罗洲斗湖定居,先后创办幸运食品制造厂、发达发展有限公司、发大贸易行,曾荣获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勋衔PMM;梁剑云,少时就读于德化师范,初当教师后从商,曾任新加坡金星公司董事经理、建新电脑公司董事主席、新加坡中国医药保健品经销商会副会长,其子汉民系美国西北大学电机博士。
三、移民的重要特征
1、移民的婚姻子女情况
从《族谱》记载可以看出,早期梁氏宗亲出洋或去台,有在异地续娶建有两头家庭的习惯,尽管海天阻隔,可能音讯全无,多数发妻会遵循传统思想,留守家乡终老。如礼房月派二十二世锡珑的发妻郑桃娘终老家乡,但他在越南另娶洪市娘;义房二十三世的仍拔侧室就是台湾人。但也有部份发妻由于各种原因,选择另嫁他人,如义房二十三世的仍赵葬在南洋,发妻“别适”;礼房星派二十五世的联翩早年往台,发妻“改适”。但也有夫唱妇随,异乡团聚的例子,如义房二十三世的仍狱,夫妇俩均旅居斗湖,死后葬于当地华人坟场。
早年往南洋或台湾,由于交通不便,不少青壮年葬身大海,就算侥幸到达目的地,也有不少人还未传宗接代就埋骨他乡。家乡父母或其他亲人就会物色男丁为其延续香火,通常会过继他兄弟或堂兄弟的儿子,《族谱》内会注明“(出嗣)或(两承)”。如礼房星派二十一世的征沾,葬在南洋,亲人就将其大哥征野的长子锡畲过继给他。有的梁氏宗亲尽管在南洋子孙兴旺,但家里还是如此,如礼房月派二十六世的典毓在吉隆坡育有七子三女,但家里还是将其大哥典谨次子庶奏两承给他,并且排在自己亲生的子女前面,变成“两承长子”。
2、移民者职业情况
《族谱》中较少记载移民的职业,特别是清朝期间前往台湾及东南亚的移民有记载职业的更是鲜见。只有几个附有简介的宗亲略有提到,如礼房月派二十三世的仍恩(1879-1928):“少有远志,海国谋生。种植致富,财货充盈。每逢义举,有益民生。挥金不惜,度量恢宏。”如果不是前有“葬外洋彭亨公司山”的记载,连他旅居国都难以清楚;还有礼房星派二十四世的玉壶(1862-1928),谱记如下:“公壮年具涉险之志,远渡重洋,营商海外,兼以种植致富,白手起家。身享高寿,庆衍多男,是处天伦中而无缺憾者。”从这两处资料可知早期到马来亚的梁氏宗亲从事种植业者较多。
当然也有从事教育的,比如礼房星派二十四世的旧显(1887-1926),《族谱》载:“公赋性聪敏,善于文章。少时下惟攻读,苦人咸以大器相期,继以科举废停,肄业于省立十二中学。五年毕业,被选为本邑教育会会长。适闽南兴讨贼军,公投笔从戎,应旅长吴铁胎聘,委任为九团一营少校营长。频年奔走国事,无补时艰,遂解甲归休,与二三同志逍遥海外作避世之举。而初心不忘教育,复于呷坡倡办培风、育民诸校,海桥文风有蒸蒸日上之概焉。综公为人刚直率真,廉洁自好,薄名利重然诺,有古豪侠之风。惜乎以强仕之年没于旅次,未克展其长才,良可悲夫!”从中可知,梁旧显生于乱世,投笔从戎,后避世海外,致力于马六甲培风、育民等学校的教育事业,正欲大展雄才,却埋骨他乡,让人不胜唏嘘。
四、《族谱》涉及的其它问题
1、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南进,不少华侨惨遭屠杀,血染异国他乡。《族谱》中不乏这样的记载,如义房二十四世的旧教,1917年5月出生,1930年往南洋,日军南进时被杀害;又如礼房月派二十五世的金堞,《族谱》这样记载“住居外洋,日军南进被害死亡。”礼房月派二十三世的仍系(1897-1973),“葬在南洋文特甲山”。其妻陈吉,“生光绪己亥年10月10日酉时。卒1948戊子年3月12日,日军南进时被害,葬在九岐山上。”如此记载似乎与事实不符,因为太平洋战争在1945年就已经结束,如果她是在日本南进时被害,怎么时间会是1948年呢?
2、编修族谱数据量大,工作浩繁,加上不少宗亲远在海外或台港澳地区,实地调查很难详尽,难免有所遗漏。如礼房月派二十四世的旧集,族谱只有其出生时间(1916年)及“卒、葬于外洋”的简单记载。但据其家乡亲人介绍,他早年在马来亚曾做过小学校长,还加入马共,参加革命斗争活动,后来不知所终。
家谱国际是一个组建姓氏的网站,其包含家谱编修家谱印刷并研发了手机软件认亲、电脑软件修谱王,帮助各姓氏去完善家谱,寻根问祖。
声明:来自网络家谱国际整理编辑
家谱信息化联系人微信:13691326701
公司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国防艺术区南6排6号家谱国际
联系电话:010-57110981
公司地址:合肥市包河区马鞍山路与南二环路交口(葛大店)加侨国际广场B-1301
联系电话:0551-85205687
公司地址:六安市金寨县大别山玉博园许愿树旁家谱国际
联系电话:0564-7357882
往期精彩:厉害了!家谱国际家谱制作软件能保存梁氏族谱文化